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历史

沈洁谈民国的“失传”:重释清末民初中国革命

2019-06-02 来源: 网络投稿 作者: 亚纶
摘要: 沈洁(澎湃新闻 蒋立冬 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洁最近出版了新书《民国的“失传”——清末民初中国革命再阐释》,重新审视清末民初的中国革命,
 

沈洁(澎湃新闻 蒋立冬 绘)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洁最近出版了新书《民国的“失传”——清末民初中国革命再阐释》,重新审视清末民初的中国革命,讲述其另面的源起、脉络与纵深。当我们说“未完成”的辛亥革命时,它又是怎样与民国的“失传”勾连起来的?在沈洁看来,需要观察革命史之外的思想变迁与社会变动。

您的新书取名“民国的‘失传’”,所谓的“失传”究竟指什么?

沈洁:“失传”是鲁迅先生的话。鲁迅是亲历辛亥历史的时代中人,又是一个超越具体时、势的敏锐、深刻的历史与人性的洞察者。他对于“国民性”、“中国”以及“中国历史”的种种批判,对于辛亥革命、共和成立、民初中国的那些指摘,犀利,沉恸。他在1925年,距离辛亥十四年的“忽然想到”,他讲,“我想,我的神经也许有些瞀乱了。否则,那就可怕。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有许多民国国民而是民国的敌人。我觉得有许多民国国民很像住在德法等国里的犹太人,他们的意中别有一个国度。……我觉得什么都要从新做过。退一万步说罢,我希望有人好好地做一部民国的建国史给少年看,因为我觉得民国的来源,实在已经失传了,虽然还只有十四年!”

我用了他的“失传”。自然,作为一个后世的写史者,我没有在哀叹什么,也不做伤悼。可是,“失传”非常契合我对于辛亥及其开创的共和的描述。

辛亥革命是一个短短一百二十余天的“瞬间”,而它的发动,顶多上推十年。以十年推倒三千年,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我从清末的革命动员讲起,讲印刷与制度变革引发的知识更新和思想转型,讲革命因舆论、思想啸聚而来,这是辛亥的特征,也构成辛亥“未完成”、民国“失传”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的这本书,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在讲述辛亥是何以成立的,它成立的方式缔造了一个怎样的民国。在“未完成”与“失传”的衔联中,观察革命史之外的思想变迁与政治变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