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坡度第五届南方诗歌节在厦门集美区集美大学成功举行。此次诗会由温州坡度诗社联合温州市作协、温州市瓯海区文联主办,厦门市作协、厦门集美区文联、集美作协协办。温州市作协主席程绍国、瓯海区文联主席彭福云、厦门集美区文联副主席华晓春出席了开幕式。
诗会为期三天,《诗潮》主编刘川、《诗歌月刊》副主编何冰凌、《诗选刊》编辑部主任胡茗茗、《诗刊》编辑王单单、著名诗歌评论家陈仲义、诗人诗评家卢辉与叶坪、阿翔、慕白、琳子、唐果、唐小米、符马活、棍子、张鹏远、阿鲁、叶来、马兆印、高盖、岸子、关子、皇阳、本少爷、丽丽周、海中央、海约、吴银兰等来自全国各地60余位诗人代表就诗歌现代语境的日常化写作进行了深度的论坛。
论坛由卢辉主持,《诗刊》编辑、著名诗人王单单认为诗歌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真实的打动人心,不是为了写而写、故弄玄虚去写的伪诗情。日常化写作不能泥沙具下,是要对日常进行转化和提升,让扁平的日常化产生立体的张力空间。诗人琳子认为诗歌要有神秘性,这种神秘性就是潜在诗歌中的言外之物,否则诗歌就是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诗人及著名出版人符马活认为写作要找到自己的母体,要有母体的寄宿和延续,才能写出读者期待和喜欢阅读的好作品。诗人张鹏远认为日常化写作,诗人要自觉抵抗大众流行审美,要建立自觉的先锋意识,保持警惕,不断的和同行及自己的同质化决裂,由此再忠诚于自己的本心,做到文本和人本的一致。坡度诗社秘书长泥人认为,现代语境的日常化写作首先是时代,每个诗人要找到并回到自己的时代属性;其次是自我,回到个体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回到自己的语言。 最后是提炼,不要试图去形容和包装,而是抵达直接从内部打开。谈到日常化写作的转化问题,诗评家卢辉高度评价了坡度诗社核心成员的相关作品,他认为坡度诗社成员的作品在日常化的转化中提升到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塑造并呈现了独特的生存语境。
谈到日常化写作的标准问题,著名诗歌评论家陈仲义认为写好诗歌有三个标准:一是客观的标准,一首诗是诗由它形成的客观标准(技巧、语言、结构等)。二是内在主观标准,每个诗人在写诗时首先都会有自己想把诗写成什么样子的潜意识标准,不可回避。三是读者的标准,这个标准像一双鞋子,不同的人去穿会有不同的标准感受。论坛持续三个小时,与会的唐果、唐小米、本少爷、马兆印等全国各地诗人代表和刊物代表全面分享了自己的写作、选稿心得和对日常化处理的经验。
3日,诗人代表们对集美鳌园景区进行了采风,在充分领略厦门集美海滨之美,感受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传奇人生的同时,举行了面朝大海诗歌朗诵会,以诗歌的形式让本次诗歌节圆满落下帷幕。
坡度诗社是由温州青年诗人发起建立,以真实、重构和可能为美学主见和独立写作立场,核心成员为麦浪、贾小愚、泥人、星落河、余燕双、陈孝和、古道、贾建伟等。诗社编辑发行《坡度诗刊》13期,每年举办一届南方诗歌节,与全国中青年实力代表诗人进行自由而开放的诗歌交流,是南方重要的诗歌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