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针对农村的无房户、危房户实施的惠民政策,旨在帮助他们有房可居,生活舒适。
2011年,为解决山西省农村房屋整体存在危险的22.33万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省住建厅下发了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对农村危房改造平均每户补助11000元。
运城市临猗县的周全喜老人,在2011年就申报为危房改造户。然而,至今他开了大窟窿的房子没能得到修缮,更没有领到危房补助款。周全喜一直住在漏雨的房子里。
周全喜:从未见到危房补助资金
9月23日下午,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周全喜老人正坐在自家大门口休息。老人住的两间小屋是砖瓦结构,临街屋墙上到处是缝隙,一些小窟窿简单地用砖块做了修补,让人震惊的是,老人天天居住的房屋墙上,竟有一个1米见方的大洞。院内杂草丛生,堆着一些干柴,老人说:“这是他请邻居家的年轻人帮着拉来的柴火,以供自己做饭使用。”
走进屋内,家徒四壁,阴冷潮湿。阳光透过墙上的窟窿照进屋里,昏暗的房间里亮堂了一些。最特别的是,在泥抹的灶台上方,用两根木头和白色塑料布斜倚着墙,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遮雨棚。里屋的床铺上方,也有一个这样的遮雨棚。
周全喜说:“房顶漏雨,搭个塑料布,做饭、睡觉就淋不到雨了。”周全喜的房子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他自己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最近这几年房子开始漏雨,墙上的大洞也有三四年了。
周全喜今年74岁,没老伴无子女,是村里的五保户,靠政府发的养老金过日子。平时,在家里为村里的老人理发。他说,这是他自己学会的手艺,“闲着也是闲着,老人理发并不麻烦,大家愿意给就收2元钱。”
老人说,村里也知道他的房子是危房,早先时候还说让他住到村委会,后来就没有人管了。
去年,曾有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去周全喜家考察,说是以后政府要给他盖房子。“可是,走了以后再没见来,也没有见到盖房子的行动。”对于临猗县住建局2011年给周全喜发放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他表示听都没听过。
奇怪的是,在运城市阳光农廉网上,城西村的页面中,一份《城西村2011年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明细公开表》(以下简称明细表)显示,当年临猗县住建局已为周全喜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0100元,且是在原址进行改造,改造方式是修缮。同时发放了资金的还有四户。
危房改造已过去五年,周全喜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到底去了哪里?老人的危房为何迟迟没有改造?
住建局:补助资金已打到危改户卡上
省住建厅《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为:居住在房屋整体存在危险的D级危房或房屋已经倒塌属于无房户的农村低保户、农村低保边缘户、因灾因病返贫户、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等农村特困户。各地要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在建房过程中,要有防震抗震措施,确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质量。
在临猗县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情况中,确实可以看到周全喜被纳入了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名单内。可是,目前来看,周全喜家的房屋既不能防寒保暖,又存在漏雨裂缝,完全达不到质量安全的标准。那为何又会出现在明细表,危房已修缮,资金已发放的名单中呢?
临猗县住建局村镇站具体负责全县危房改造工作,负责人李站长称,2011年的危房改造工作,是通过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区)政府审查进行的,采取新建、改建、修缮、置换的改造方式。由于危改户数量较大,工作人员有限,乡一级政府审查后,将名单报到住建局后,村镇站组织人员与乡政府负责干部到村里抽查。“符合条件后,就可以确定危房改造的名额,然后按方案逐步实施。”
《通知》显示,危房改造完成后,各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逐户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改造任务完成情况、改造工程质量、改造档案建立与管理情况、配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并形成验收报告。要按照省厅提供的农村危房改造标识牌电子样本,制作危房改造标识牌,并在危房改造竣工验收后悬挂。
对此,李站长说,他们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验收,但并不是每一户都去看,是否去过周全喜家验收过,他也记不清了。而在周全喜家的房屋内外,并没有看到任何危房改造的标识牌。
对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通知》强调,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李站长表示,危改户的危房改造完成后,住建局就会把名单和信息提供给财政局,由该局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直接打到危改户提供的卡号上。至于为何周全喜没有补助款,李站长说,这项补助资金并不经过住建局,不清楚周全喜的情况。他怀疑:“也有可能当时申请表上提供的卡号有问题,具体情况无法一一核实。”
临猗县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中,对农村危房改造平均每户补助标准也是11000元。那在明细表中,住建局发放的怎么成了10100元?李站长解释说,当年县里资金配套不到位,少了900元。
庙上乡:补助款还在村账上
庙上乡政府的住房管理员张成家,具体负责了该乡2011年的危房改造工作。他说,周全喜家里就他一个人,房子确实不能住,自己又没有能力建,国家补助的一万多块钱连维修都不够,根本谈不上再建。对于像周全喜一样情况的危改户,乡里采取了集中供养的方式,把村里闲置的房子提供给危改户居住。
张成家说,当年,村委会与周全喜协商好,双方在乡政府的见证下,签署了一份《危房解困协议》,表示周全喜同意以置换的方式,住到村委会的房子里。
具体怎么置换呢?张成家解释道,由于村委会的房子是集体的,需要先收购回来,然后提供给周全喜居住。而周全喜现有的房产价值与村委会提供的房子价值不对等,所以村委会扣留补助款,用于先前的收购费用,以及居住所需的水电暖、修缮、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周全喜在此只能居住和生活,不能对房屋进行买卖、转让、继承。
张成家表示,当时,有卡的危改户,补助款就直接打到了其账户上,没有卡的则在村委会的账上。上述协议达成后,周全喜并没有去村里提供的房子里居住,协议也便成了一纸空文,他的危房改造补助款也就一直留在村委会的账上了。
城西村现任村委主任辛增才称,当时办理周全喜危房改造时,他还不是村委主任,不过他也了解这个情况。他说,由于周全喜一直不住村委会的房子,包括周全喜在内的三户危房补助款已经用在村里的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了。
四五年来,村里也没有对周全喜的破房子进行过修缮,这一点辛增才表示确实是村委会做得不好。“现在如果他拿补助款,村委会就能给他,但他自己又没能力修。”辛增才表示,村委会将尽快把村里小学校的门房腾出来,收拾好,提供给周全喜居住。
省住建厅的《通知》要求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可周全喜的补助款为何能被挪用?周全喜既没有去住村里提供的房子,也没有修缮自家的房子,那么怎么会出现在房子已修缮、资金已发放的《城西村2011年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明细公开表》内,是怎么通过验收的?(微信公众号 运城)
- 资讯
- 体育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