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再把数据放置到时间轴上,观察下新增科技行业的空间趋势,可以得到下图:
![]() |
可以看到,按经营地测算,越是高租金的商务区,科技企业的增量越低(占所有新增企业的比例越低)。
所以,无论规划和愿景如何完美,但现实的情况就是如此:
上海几乎每个“中心”都吸引了高大上的金融行业,而那些暂时看上去矮穷矬的科技行业(尤其是创新型的初创公司)就不得不被高租金挤压到离市中心更远更便宜的郊区。金融和科技,看上去离得那么近,但现实却又把它们逼得那么远。这的确是一件让我们担心的事:
上海希望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但上海的“中心”却容不下科技创新。
未来发展会如何呢?让我们持续关注。
注释:
本文作者为Kathur、团支书,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城市数据团 原创并首发。
本文中商务区甲级写字楼租金数据由 仲量联行 提供。仲量联行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作为《财富》500强企业,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近300个分公司,员工总数超过83,500人。本文观点由城市数据团独立形成,不代表仲量联行观点。
本文中人迹行为数据为运营商数据和移动设备数据,内容为个人身份信息脱敏后的,根据个人长期活动规律识别的居住地、工作地及通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