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楠
“夜郎之秘不可攻破”几成学界之铁案定论。哪里才是“本夜郎”? 一直以来,被认为“神秘消失”的古夜郎国到底在哪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2000年贵州赫章可乐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以来,夜郎之争此起彼伏,文化碎片扇起阵阵迷离的香风,南中国真是“吆喝声不断!”。
威宁盐仓境内大路村的牂牁古道。刘世艳 摄
夜郎古国到底在哪里?最近,来自《前沿时报》的中国大河风暴•夜郎马帮走丝路报道组的独家系列报道表明,该报道组沿我国最早的西南丝绸之路的“南夷道”,进行深度挖掘采访、多方进行调查,目前,被学界称为“神秘消失”的夜郎古国疆域已被“夜郎马帮”收集的各方证据“拉桩定位”。
中国大河风暴•夜郎马帮走丝路报道组组长人李才武告诉笔者,通过他们多方收集的多方证据得来的综合情况显示:古夜郎国“神秘疆域”已被“拉桩定位”于今以牛栏江天险划界的滇东北昭通市多个县区及黔西北贵州毕节的威宁、赫章、七星关、纳雍这一区域,就是为彝文古籍所记载的“柯倮洛姆”中央大城。
“夜郎神秘而不可攻破”是反手捉月
李才武介绍,在历史上,和楼兰古国、大理古国齐名的夜郎古国之所以被认为“神秘而不可攻破”。是因为多年来一直未能从硬件上作突破,以多点“坐标定位”的科学的方式,给定夜郎古国一个准确的位置。
贵州赫章可乐考古出土文物。况华斌摄
而贵州赫章可乐、威宁中水考古成果,及大量墓群等的存在,还有相关的一些地理风物等的情况,只能证实夜郎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但并不能圈定夜郎古国的疆域范围。故而在结合西南丝绸之路经过这一带等情况。结合赫章可乐考古、威宁中水考古、贵州普安考古、盐仓古墓群、可乐古墓群、可渡古渡,横江水道,农牧水产,彝苗回文化、中水一带的传教文化、牛棚土目庄园、牛棚白碗窑的遗址等,夜郎军营的分点布局等等的考古疑点、这一带的民族风情等等,还有著名的牛栏江上的“过溜”等,为大江大河所滋养的古老夜郎的神奇面目开始在‘夜郎马帮’面前闪亮,“夜郎王印”开始浮出历史文化的星空。但是,这些还不足以取信于人,说夜郎古国已被夜郎马帮走丝路报道组找到!
从《史记• 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国“耕者有邑聚”的情况看,夜郎古国有着较为稳定的农耕基础。2017年上半年开始,逐步梳理攻破夜郎之秘的疑点,围绕关于威宁赫章的表象开展工作,报道组初步锁定夜郎古国这个“柯倮洛姆大核桃”的大致范围。
但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要破译《史记• 西南夷列传》的“密码”,向学界和全社会拿出铁的证据。以证实上述地区就是夜郎古国。
“同师”、“楪榆”两个古地名成学界“案下雪花”
大量调查采访的结果表明,报道组无疑以经走近了夜郎,走近了历史的真实。找准夜郎,先就要找准公认的坐标。
“夜郎马帮”发现,“同师”,“楪榆”这两个决定了夜郎古国地理范围起点的极为关键的古地名,不知是何原因,在对《史记• 西南夷列传》作翻译过程中,都奇迹般成为学者们的“案下雪花”了。
没有对“同师”,“楪榆”的精准翻译,就无法对夜郎古国的疆域作出定位。
学界对《史记• 西南夷列传》的翻译,“同师”、“楪榆”被飞了雪花。网络截图
“同师”,古称“永昌”,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楪榆”则是今天的云南大理。“同师”,“楪榆”被找到后,夜郎古国及牂牁古国等《史记• 西南夷列传》记载的古国统统浮出水面。
“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步,足可行船······”
随着报道组对威宁金斗可渡古渡的走访,又一个决定夜郎古国在哪,对于“牂牁江”这个定位坐标的疑问也解除了。可渡河,这条滋养了滇黔两省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她是北盘江的源头。北盘江即为古代的“牂牁江”。
“筰”字解秘: “自巴蜀筰关入”名词作动词用
《史记• 西南夷列传》记载唐蒙入夜郎的路线,可没学界所争吵的那样复杂。“自巴属筰关入”,只需把“筰”字释秘,随后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经查证,“筰”同“笮”,就是用竹篾拧成的索。报道组据此推断:筰就是竹索桥。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唐蒙经——竹索桥跨过——关隘进入夜郎。
学界的翻译作:巴符关。网页截图。
从唐蒙在广州吃到自牂牁运到番禺的枸酱,又在长安通过蜀贾(四川的商人)得知“枸酱”独出产于蜀,而蜀贾偷运“枸酱”到夜郎“市之”这样一个情况看。推断唐蒙经偷运“枸酱”到夜郎的蜀贾为其引路,由巴蜀之地进入云南盐津一带,沿民间秘密商道,从竹吊桥越过洛泽河天险进入夜郎,与夜郎候多同达成开疆扩商的盟约。
蜀贾偷运“枸酱”到夜郎“市之”,是为熟路。从四川合江,到盐津、彝良,从水路到陆路的路线作理性的判断后,最终,“夜郎马帮”发现的眼光落点在秦“僰道”盐津附近,自此南下,经路途最短的彝良奎香,从洛泽河边的云贵镇云贵村进入夜郎,是最近最短的路线。
“马帮”踏破进入夜郎的最后一棵火线
唐蒙进入夜郎的路线,1千多年来,成为文化大秘密。也是判断夜郎古国在哪里的火线。
《史记∙西南夷传》“殿本”作“自巴属筰关入”。有趣的是,不尊重殿本权威的“百纳本”作死,将原文改作“自巴蜀筰关入”。学界认为,“不听话”的“百纳本”可能以为筰关在今四川汉源,历史上向来属蜀,从来就不属巴,以为句中‘属’字乃‘蜀’字之讹误,就将原文改作‘自巴蜀筰关入’。”
唐蒙进入夜郎最为可能架竹吊桥跨过的河道。肖安林摄
据了解,所谓“百纳本”是指由同书,但不同的版本拼配而成。清之《百纳本史记》,来源于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百纳本二十四史》。尽管《二十四史》标点本的确基本上是以“百纳本”为底本,但有学者还是这样认为:这并不足以否定“殿本”的可信度。
由于不懂名词作动词用的原理,有学者就认为,“百纳本”的“自巴蜀筰关入”,在逻辑上就说不通:汉源什么时候既属巴又属蜀呢?
这里马帮无法通过,必须搭吊桥。肖安林摄
学者们毕恭毕敬的所谓“殿本”,是指清初北京武英殿所刻印的书籍。经史群籍,以校勘精审著名。编辑“殿本”时,气派很大,校对官吏、写刻工匠均集中,皇帝还派翰林院词臣总领其事(进行监管)。因此学者们认为:相对而言,殿本应为较善之本。其中“自巴属筰关入”可以列为校勘对象。
“百纳本”尚乏殿本统编的功底,其参编者往往各持己见。这样的校勘,因其未取善本,其基础就有疑问。既然殿本“自巴属筰关入”可以列为校勘对象,“巴属”与“筰关”在地理上的自相矛盾,就只能从怀疑“筰”字有误。但是,殿本和百纳本都缺乏地理学的权威专家,于是“筰”字就成为版本校勘的疑案。
早在清朝和民国学者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在各地“访渎搜渠”,尤留心水道之地理考察,著有地理巨著《水经注》的中国伟大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言及唐蒙通夜郎时,将唐蒙通夜郎定为“出巴符关者也”。
威宁自治县云贵镇云贵村的竹。肖安林摄
宋代欧阳忞《舆地广记∙泸州》亦云:“合江县,本汉符县地,属犍为郡。武帝使唐蒙将万人从巴符关入夜郎,即此。”
郦道元之说得到了清朝大学者王念孙等人的支持:“符关即在符县,而县为故巴夷之地,故曰巴符关也。汉之符县,在今泸州合县西,今合江县南有符关,仍汉旧名也。若筰地,则在蜀之西,不与巴交接,不得言巴筰关也”。
有很多人认为,后世对《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误读,麻烦均由自以为是的清儒的“筰关”所造成。
威宁海拉镇的“沉睡夜郎”。李才武摄
据了解,这种“主流学说”基本上已得到当代夜郎学术界的公认。《夜郎研究述评》亦承认“筰”、“符”形近易误。
由于符关在今四川合江,其对岸即今贵州赤水、习水、桐梓等夜郎故地。故而很多人对唐蒙自巴国的符关进入夜郎已是深信不疑。
桑钦《水经》“江水”云“又东过符县北邪,东南习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早在周朝初叶,崛起于川东南的巴国在今合江县南关建立稽查商旅的关口,史称巴属符关。蜀、巴与黔交往,必经此关。符关居赤水河与长江之会流处。水面宽阔,流速平缓。故深信唐蒙船队之择渡得其地也!
李才武说,从北魏、宋朝乃至清朝,唐蒙自巴国的符关进入夜郎已是主流的学术观点。在我国历史上,因“浮躁、浮浅、浮夸”鼎起的学术怪圈,不是没有。巴符关”,作为一个“美丽的三浮”,盛名难却!
元芳:今天你“巴符关”了吗?
在对司马迁所著《史记• 西南夷列传》的翻译过程中,不但“同师、楪榆”与历史的真实“美丽地擦肩而过”,“自巴蜀筰关入”,这个遣词造句极为潇洒的“名词作动词用”的汉语言应用的经典之作,最后在学界由“美丽的三浮”而生的千年的浮霾中“被变性”,落淀成为比牛栏江还牛的——“巴符关”。
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同师、楪榆、自巴蜀筰关入、牂牁江”这几个古地名,极为关键的神秘地标,同师、楪榆“被飞了雪花”,“自巴蜀筰关入”一直以来未被学界破译。牂牁江则因“被碎片争吵”而越显神秘。对夜郎文化的研究不比造飞机,千年以来,浮霾中好像还看得清那些个“粗枝大叶”。
古国风韵,夜郎水魂。威宁牛棚牛栏江景。李才武 摄
这是一个铁证如山的事。李才武痛指:学界千年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浮浅、浮夸、浮躁”。 “巴符关”,就是学界“三浮悬浮颗粒”千年沉霾的落淀,不顾历史真实,它比“夜郎自大”更大,比牛栏江还牛。
夜郎古国千古沉沦,《益那悲歌》撼动人心。人们在明白“巴符关”的含意后,“巴符关”宣传开来就能成为网红,普天下皆知。以“巴符关”做一句广告策划词:元芳:今天你“巴符关”了吗?价值逾千亿。
而由“巴符关”这个“美丽的三浮”而来做一个《巴符奇霾》的文化创意,策划价值就不可估量。《巴符奇霾》以夜郎古国千古沉沦为镜象,收集展示“美丽的三浮幻景”,再打造出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古韵幻景,足以吸引世界各国游客前来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