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的渗透率和高达数万亿的潜在市场,促进了国内生鲜电商市场的高速发展。李克强总理9月末考察的生鲜供应链服务企业鲜易控股公司,就是从传统的肉制品加工制造企业转型而来的。
鲜易控股通过对河南众品食业、河南鲜易供应链、河南鲜易网络科技等的重组,华丽转身为集供应端、食品安全管理、电商平台、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互联网公司。公司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这也正是鲜易控股给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的极佳样板。
转型之路
企业的转型之路可以说是一部创新史,同时也是血泪史,个中艰辛如人饮冰,冷暖自知。当记者问及众品为何不复制双汇那样的成功之路,鲜易董事长朱献福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企业从众品到鲜易的转型并不是一个颠覆的过程,而是在发展中的一种迭代式的、传承式的创新,是战略的精进和优化。
曾几何时,众品食业也希望能沿着双汇的轨迹前行,一步步走向国际。2006年2月,众品食业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OTCBB上市。2007年12月,公司转升纳斯达克全球精选板,成为中国食品制造行业首家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公司。鲜易董事长朱献福告诉记者,中概股价值被低估,战略调整是企业退市的重要原因。
退市反而成就了今天的鲜易。2013年6月,众品完成私有化合并交易正式宣布退市。一个全新的、涌动着互联网血脉的公司鲜易控股诞生。2014年,鲜易控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5亿元。2015年以来,公司的整体增速同比提升16%。
谈及转型,朱献福董事长不无感慨:“我们过去是从事加工制造业,在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我们重新定位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方向。公司从当初的几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亿。”在“互联网+”的大潮涌来之时,朱献福董事长觉得,自身的产业结构已让其具备进军生鲜电商这一领域的核心要素。众品食业积累了强大的供应链资源,鲜易网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服务平台,而鲜易供应链为流通运输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线下保障。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此成型。
产业链的极致追求
在产业链的发展中,鲜易力求完善每一个环节。20多年来在肉制品加工制造行业的深耕,让鲜易拥有充沛的供应商资源,除企业自有产品品牌,来自第三方供应商的牛羊肉、禽肉、水产、果蔬、特色农产品等也成为整合对象,深厚的积淀为生鲜电商品类奠定了基础。
2014年以来,鲜易为养殖户、经纪人提供资金支持16亿元,为种植户和养殖户提供线上交易、技术指导、数据分析等服务,以提高农牧产业生产和销售的精准,改变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
鲜易网是国内首家定位B2B的生鲜电商平台。网站采取B2B+O2O的运作模式,通过行业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向广大从事生鲜食品生产、贸易、流通的企业、团体、个人提供产品展示、批发交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并将客户分为大C和小B类型,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在细分中找到突破口。
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公司选择B2B+O2O这一模式为主要发力方向,是因为B2B的交易额一做上去就很生猛,B类客户以餐饮、团膳、酒店等渠道为主,需求是刚性的,这类客户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和一站式的服务。基于公司内部构建的鲜咨达技术咨询服务平台解决了生鲜供应链的安全和标准等痛点。
据鲜易控股旗下众品行政总监张金萍介绍,鲜易网注册用户数已达33.5万个,日订单数20000多单,1——9月份交易额36亿元,预计年底将实现交易额60亿元。
冷链物流骨干网
冷链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弱势均掣肘着生鲜电商的发展,成为供应链上大部分生鲜电商的痛。曾经有生鲜电商的负责人提及,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配送成本会占去20%甚至更高。
鲜易网自建的冷链马甲平台将全国的冷藏车、冷藏库及冷藏资源聚集到一起,对车辆资源、货物资源进行撮合交易,对冷链物流线路、物流节点进行优化,降低空驶率。不但满足了企业自身需求降低了冷链环节的成本,还将闲散冷链资源进行集约和联网,使空载率和冷藏库空置率都降低了10% ,并因此得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
目前,鲜易控股公司有冷藏车3000多辆,在全国建立了18个温控仓储基地,冷库容量180万立方米,冷链线路覆盖150多个城市,在37个城市实现了生鲜品共同配送,实现了冷链物流服务到达“最后一公里”。
然而,朱献福的理想并不止于此,他还希望能构建全国的冷链物流骨干网,把冷链马甲打造成一个公共冷链资源交易所,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快捷、更安全、更绿色环保的生鲜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