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工程,本是四川省宜宾市的重点农业项目,是改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却“引爆”了宜宾市农村能源系统的一连串腐败。
67人涉案,其中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22人,市、县(区)农业局领导班子成员13人;
3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涉案金额达546万元;
……
市农能办、九个县(区)农能办塌方沦陷。尽管此案已结案将近一年,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依然在深化、在延伸。
2013年12月,宜宾市纪委收到四川省纪委转来的宜宾市农能办原主任张滨鸿有关违纪问题线索后,立即对相关线索进行了初步核实。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面前,张滨鸿向组织交代了收受贿赂89万元、违规经商办企业获利100万元、收受“红包”礼金9.9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
撕开张滨鸿受贿案突破口后,很快宜宾县农能办原主任王学明、长宁县农能办原主任甘远鑫等人也相继“落马”。全市农能系统一些干部以权谋私,收受供应商贿赂;私设小金库,私分钱款;弄虚作假,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问题浮出水面……
案件特点分析:高额利益催生腐败共同体
“潜规则”盛行,形成以“回扣”为纽带的群体性腐败。受经济利益驱动,许多农能设备生产商和工程建设单位将行贿视为必要的营销手段,采取高额回扣等手段促销,造成农能系统“潜规则”大行其道。此案中玻璃钢拱盖推广运用项目就很具有代表性。2011年和2012年,某公司中标宜宾地区沼气池玻璃钢拱盖的销售后,为了让公司的玻璃钢拱盖能够顺利推广,该公司按照“惯例”拿出中标价格的8%作为返点费支付给相关农能办及有关人员。该公司在收到每一笔货款后,均以110元/口的标准返给市农能办工勤人员吴昌勇经营的燃具经营部,用来协调“打点”各方关系。吴昌勇则按“规矩”将这110元/口进行分配,自己留下30元/口作为售后服务,其余的80元/口按照“作用大小”分配给不同的相关人员作为“感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