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说,长城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是万里长城,如果我们只有十里长城或者一里长城,它就不会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所以,长城作为一个整体,保护它应该是保护它的全部,而不是选择性保护。
原始保持还是“整旧如旧”
如果修复长城,到底该怎么修复?是像八达岭、山海关长城一样,恢复它历史上原有的雄姿?还是照着目前遗存的样子,保留它的残旧沧桑感?
董耀会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长城原样?有的人认为长城最初建造时的式样是原状,有的人认为今天的保存状况是原状。维修长城时常用的一句话叫“整旧如旧”,这个“旧”指什么,是指长城修建之初的旧,还是指长城保存现状的旧。
如果是按照现存的样子修复,那长城修后也会很沧桑,仍然很残破。如果按照起始的样子修复它,那维修后的长城,肯定是一座很新很完整的长城,如山海关老龙头长城、八达岭长城等。
“这两种修建方式都有各自的科学道理,最让人痛恨的是那种既不管历史状况,也不管现存状况,想怎么修就怎么修,结果把维修长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破坏长城。”董耀会说。
开发保护还是“养在深闺”
游人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对长城的破坏。由此带来了一个问题,是旅游开发好,还是继续让它“野”下去?
每年十万人、几十万人去攀爬数百年未修的段落,破坏力可想而知。因此,很多人认为,与其把长城暴露在游客面前遭踩踏,不如让它继续“养在深闺”,躲过人为破坏的一劫。
但另一种建议正好相反,他们认为适当合理地开发长城恰恰是保护长城。抚宁县板厂峪长城开发公司董事长徐国华说,散居野外的长城每年也有很多探险者,另外长城边上的群众破坏也很严重。经过旅游开发后,告诉游客哪段是濒危长城不可以爬,哪段可以爬,游客旅游有序了,村民的破坏行为也被制止住了。这几年来,长城保护反而比以前要好得多。
董耀会说,好多野长城每年有十多万的攀爬者,这实际上反映了大家的一种精神需求,堵不如疏,政府要做的是顺应这一需求,但开发建设的前提是以保护长城为原则,而不是单纯以营利为目的掠夺性开发,目前更需要关注的是名为长城开发,实为破坏长城的行为。
长城上榜最濒危遗址
对大多数人来说,八达岭长城就是心目中的长城:雄伟挺拔,游人如织,一直蜿蜒到了视线之外的地方。绝大多数长城和八达岭、山海关不一样。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所修建的长城,据此前所测的明长城数据,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除去2000多公里自然天险作为墙体的段落外,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
长城6000多公里的人工墙体中,目前保存较好的513.5公里、保存一般的1104.4公里、保存较差的1494.7公里、保存差的1185.4公里,已消失的1961.6公里。
长城墙体保存状况总体堪忧,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一般的只有约20%,消失的比例为30%。
换句话说,万里长城正在变短、变得更残破!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的时候,宁夏长城有1500多公里,800公里左右可见墙体。而到了90年代中期,可见墙体只有500多公里。而如今,只剩下300公里左右了。
2003年9月,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公布了2004年度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万里长城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