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伊的长胶进攻打法,是目前长胶近台快攻使用频率最高的,达到50%以上,但是在面对弧圈球时仍然以防守方式磕为主。
说起长胶的来历,不少国人就会对张燮林找到的那块不合格的正胶津津乐道,但是据张自己在《乒乓世界》上的说法,长胶其实源于英国,这里对于长胶的起源不多做评述,只是想从张燮林这位公认的国内长胶始祖开始说起,所谓追根溯源,方能探究清事物的本质。张燮林在刚发现长胶后的感悟值得人思考,他一开始就发现,长胶打起来自己本身就很难受,但是同样的,对方接球也特难受,导致一段时间别人都不肯和他对练,于是他领悟到了一点,“如果我卧薪尝胆,自己先难受够了,成了习惯,难受的不就只是对方了吗?“上面的话揭示了长胶的两个特点,首先就是难以掌握,非具有卧薪尝胆这种大毅力者难以驾驭。二就是长胶的威力巨大,能够在弹指一挥间打出令对手难受的球。
图为2007年7月6日,时年67岁的张燮林再次以自己的独门绝技“海底捞月”战胜老对手日本名将三木圭一。
如今的职业乒坛,技术打法在不断朝着力量、速度发展,讲究的就是能够近中远台全方位发力进攻,突出一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坚不摧的精髓。于是长胶的速度在中远台乏力的特点就成了很多人眼里的缺点,哪怕长胶削球号称是远台防守最为固若金汤的打法,也被一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打击的七零八落。事实上,在如今的职业乒乓界里,长胶进攻型打法已经失传,好不容易出了个王秋伊,却也只是沦为反胶选手的陪练而已。至此,长胶在职业乒坛靠着朱世赫、陈卫星等削球老将彻底成为防守型打法,而与进攻无缘。
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打职业的,而在乒乓界,业余和职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很多技能的运用是相反的,没错,这里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很直观的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比如职业选手比赛时通常都以短下旋开球,防止对手抢拉出台球,而在业余界,却大多是以大角度急长球开局,力求一击必杀发球得分。这里其实暴露出一个业余选手平时训练不足的情况,求胜心切,不愿也无力打相持。而这也是使业余选手在同等器材装备和相同打法套路的情况下始终无法和专业选手相抗衡的最主要原因。(在这里对我所说的职业选手同专业选手做个区分,职业选手是在职的,以此项目为生的选手,专业选手则有可能以前是职业的,但已经退役了,或者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选手。)于是,问题就来了,当下有不少民间举办的具备一定规模的乒乓赛事,不少队伍会去邀请一些专业球手作为外援助阵,那么业余选手如何在训练时间、软硬件和配套设施都劣与专业选手的情况下后来居上,达到与专业选手同台竞技的水平呢?个人认为,利用长胶这样一种已经淡出职业选手视线的胶皮来实现曲线救国,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013年,谁是球王-中国民间乒乓球争霸赛老年组总决赛在使用长胶的黄建疆同使用正胶的张学友之间展开,巧合的是两位民间高手都用的是颗粒胶。
业余比赛不同于职业比赛,中远台对攻这样的在职业比赛中稀松平常的场面在业余界相当少见,更多的是前三板解决问题,来不及退台就已经决定了这一分花落谁家,这就让不适合中远台进攻的长胶极大的减少了暴露自身弱点的机会,反而依靠其反常的球路实现在近台压制反胶的目的。当然这都建立在个人对长胶的稳定驾驭能力上面,能做到像邓亚萍那样,无论是下旋还是上旋包括弧圈球都能够快速的回击出去,这就达到了长胶进攻打法的顶级水平了。目前业余界的长胶进攻打法相对邓的打法还是趋于保守的,像黄建疆的挑打,雷磊磊的刮打已经是业余长胶界的顶尖进攻手段了,但是毕竟还是没有达到乒乓女皇纯粹用长胶“打”的境界。归根到底,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世人对长胶的不信任造成的,对的,即使自己是用长胶的,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不在打中加入抹、刮、挑、撇等加保险的方式直接用长胶去击打来球。就算是职业选手陈卫星在用长胶面进攻的时候也会运用一个从左到右的发力方式。这一切就是为了两个字:稳定,或者还要加上一个”怪异“,殊不知,为了这个稳定和怪异,断送了长胶进攻性中速度的优势,从某种角度而言是非常可惜的。在这里我要对长胶触球后的旋转变化做一下解释,很多人都以为长胶造成球的逆旋转是因为颗粒的倒伏产生的,其实不尽然,长胶轻击球的确会造成颗粒倒伏将来球旋转性质造成改变,但是改变的旋转并不强,杀伤力大完全是因为球的不往前跑,造成对手无法对准合理的击球点。而长胶重击,包括削球,拉球,击打等是不会产生反旋转的,由于长胶的海绵通常较薄,击打来球时,颗粒是均匀压倒的,并非只倒向一侧,球撞击拍面时有点像是用底板在击球,同其他胶皮的区别是旋转强度稍弱,且因为胶皮缺乏弹性而无力下坠,看起来像下旋。再加上球脱板时颗粒复位对球产生作用,造成球旋转的不稳定,从而产生飘忽忽的感觉。解释完上面的东西,大家就会明白长胶的一个缺点,那就是速度,长胶的速度是很难体现出来的,只有对准球心,由后向前的纯粹击打才能发挥长胶的最快速度,如果掺杂进刮、撇、抹等技术动作,那速度就会大打折扣,对于近台快攻型长胶打法是得不偿失的。
陈卫星的反手长胶进攻采用更为保守的横向发力方式,牺牲速度换取稳定和怪异性。
但是要实现纯粹的长胶近台快攻却实在是难,像王秋伊这样号称具有长胶天赋的专业选手也会在面对弧圈球时用磕来回球,更何况广大的业余球友呢,只有转变观念,坚定相信长胶能够进攻,并且在平时敢于进攻,勇于用长胶去击打,才能靠时间的积累完善长胶攻球这个技术。在最后让我们再重新回顾张燮林张指导的那个感悟,希望每个想在业余界闯出一番天地的长胶球友都能够卧薪尝胆,相信苦心人天不负,终有一日必将迎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时刻。
图为长胶用力击球后球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到其实并没有改变球的旋转性质
乒乓网--猫虎兽
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