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我国以企业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为主体的全国企业品牌中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已日渐发展成熟。
自2011年我国颁布首部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GB/T 27925-2011),标准归口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同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联合主办了多期全国企业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中高级品牌管理人才培训。
据记者了解,中国商业联合会长期将《品牌总论》一书作为全国中高级品牌人才培训指定教材,通过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宣贯、国际品牌理论学习指导以及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专业化、职业化培训,旨在为全国大中型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理论突出、技术先进的新一代品牌管理骨干人才。
这是中国首席品牌官和品牌总监的专门、专项、专业培训,其教材和课程在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强化企业品牌能力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我国一批大中型企业已陆续实现首席品牌官持证选拔、品牌总监持证上岗的品牌人才甄选机制。
2018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首席品牌官培养机制纳入政策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开发中心为取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职业能力证书的品牌人才,加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证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由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信部等国务院部委对全国企业品牌骨干人才培养要求的国家品牌人才体系建设。
据悉,中国盐业、中国中车、徐工、五粮液、中通集团等全国500多家大中型企业近2000人次已取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职业证书,结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商务部唯一授权的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企业品牌认证(BE认证),为处于摸索期的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品牌管理领域提供了国际化品牌专业人才支撑和品牌管理建设的专门认证,从而为我国品牌整体发展水平奠定了事实基础,一大批已经拥有首席品牌官和品牌总监的大中型企业脱颖而出。
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多部委,在每年5月10日联合开展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全国各省市政策部门和品牌界、全国主要大中型企业,也以各种形式和方式庆祝品牌人自己的节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6〕44号)指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品牌观念落后、品牌建设方法陈旧,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相当突出,品牌建设方法和已有的品牌专家主要来自于营销、策划、实战、咨询等领域,缺乏国际领先的品牌理论和先进品牌技术,严重滞后于我国新时代“品牌强国”国策的实施,导致了我国品牌建设整体落后于世界水平,无法满足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国家战略方针的要求。
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国品牌经济发展、制约我国企业国际化品牌竞争水平的重要薄弱环节,品牌专业人才不强、品牌国际化理论不先进,还将长期制约我国企业品牌建设整体水平。
在以中央企业和各省市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品牌建设专业队伍不强,导致的品牌溢价问题已经对国有资产流失与贬值造成重要影响。
为此,国务院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国务院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国家品牌发展重大举措,都旨在提高我国企业品牌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全国企业品牌建设达到新高度,推动我国各个产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加快实施品牌理论设计、品牌技术升级、品牌标准体系建设和企业品牌竞争实力,是以品牌引领我国经济新时代大发展的新要求。
由谭新政、朱则荣、杨谨蜚完成的《品牌总论》(英文版、中文版)开创性理论成就、人民日报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谭新政《品牌强国战略体系研究》等一系列国家品牌理论的重大突破成果,为我国企业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职业发展提供了基本培训教材和品牌学习思考的新方向、新领域、新技术。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持证人才作为“中国品牌、中国品质、中国创造”的强大新生力量及中国品牌日的核心群体,必将为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向高端,成为宣贯国家标准、学习先进品牌理论的坚实力量。
随着新一年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全国企业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们,正在迎来自己的节日,专业成长、职业化发展、砥砺奋斗,为品牌强国贡献重要力量、为品牌强企时代的到来开启新的纪元。(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