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袁波)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这两天都公布了出来。拿着成绩单,不少考生和家长开始盘算着如何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求学。但这个时候,大家也要擦亮双眼,因为从往年发案情况看,各种借高考之名实施的诈骗案件将进入高发期。
近日,我们接到学生投诉电话,电话中说自己去年被骗进了一所大学,自己现在也不知道何去何从。随后记者来到了这所位于北京房山区的高校----现代管理大学。
一进入校门,记者就见到了投诉的学生小张。他说,自己去年读高三时,现代管理大学的一位招生老师在他们班上给大家发了一份招生简章,上面的信息看上去很诱人。
小张 :他们说可以拿到一个二本的一个统招毕业证,然后还有一个可以有一些合作企业就业.比如说他们还跟我们说可以去京东商城那边工作,然后他也跟我们说实习最低4000到5000,然后我们觉得这个工资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讲还是比较有诱惑力的,所以说我们好几个同学一起想报这个学校。当然后来我们几个同学也报了。
抱着进入“知名大学“的想法,小张和同学缴纳了每年一万多元的学费来到了这所学校。小张说,当时自己报的是现代管理大学京东商务学院,所宣传的毕业证书是北京联合大学的统招本科,但是到校没多久,小张报考的这所学院却突然改了名。
小张:我们院长就跟我们讲,学校领导也跟我们讲,就是说京东商务学院改成现代商学院,在我们现在的班级或者说一些活动,我们在学校都是用现代商学院。但是我们留下来之后发觉他们也不给我们安排什么课,一天天也没什么课,就在学校那边,跟我们想象中出入特别大。
原来,去年有媒体曝光现代管理大学京东商务学院存在欺骗性质的招生行为,于是学校迅速将学院改名换姓。不过,更令小张难以接受的是,自己憧憬的正规本科毕业证也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小张:我们来到之后,去年他们还组织我们参加一个成考,但是这个成考自考它还是一个专科的,它连一个本科都不是,它跟我们承诺的这个是出入特别大。我就觉得这是个骗局对我们,到现在我都没敢跟我家长说。
按理说,小张上了大学就应当正常学习等着毕业。但为何要再参加成人高考呢?如果要通过成考上大学,那么在家也可以复习,又何必交钱给学校呢?小张的说法又是不是真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在学校咨询了几位同学。
记者:我看到网上有很多这个学校负面信息。
学生:对,负面信息挺多的。
记者:是真的吗?
学生:真的,那负面信息说的都是真的。
记者:说以前你们这个学校叫京东,是吧?
学生:我们来的时候就是叫京东,现在叫商学院,改了,它不是之前。
学生:我们在这待了一年知道这什么情况,如果你们找老师或者其他,他们会给你介绍是另一种情况。
学生:会给你介绍的很好很好,甚至拿双证来骗你之类的,他主要给你讲的是双证。虽然说是双证,但是首先是你的专科证,是自考的,全部都是自己考的,包括本科证,是差不多毕业的时候你是可以拿到,但是不一定会承认。直接说吧这个还不如大专呢,它这个本科证还不如大专证。
记者:为什么?
学生:因为它是民办的,民办国家就是不能考公务员。
尽管明白自己被骗,但不少同学告诉记者,仍不敢将实情告诉父母。只能接受学校给出的解决方案:参加国家成人高考,通过这种方式来取得北京联合大学的自考大专学历。那么,学校是否真的存在招生欺诈呢?学校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教师:就是虚假宣传了,然后再就是学生自己下去招生了,再就是网络上这种,大量的加好友,然后跟学生在聊呗,就是这种咨询的。出了事教委自然会管,他就处理你二级学院,给你换个名,换汤不换药,里面的人还是那个人,老师那个老师,院长还是那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今年的招生又是否如此呢?随后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来到学校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
现代管理大学招生办张主任:咱们是双学历。双证教育,一个是拿咱们学校的本科毕业证,还有一个就是北京联合大学。
记者:北京联合大学的,他那个双证是上了咱们就能拿还是要考试什么的吗?
张主任:有一次考试,但98%的学生都能考过。因为它那个211的、985的,包括重点大学的,比咱们这个要好一些嘛。学生拿两个,一个是咱们学校的,一个是211的或985的重点大学的毕业证,拿两个毕业证。
记者:保证能拿吗?
张主任:只要孩子是正儿八经高中毕业的,参加高考分数不是特别差的,基本98%能拿。
记者:它那个是承认的?
张主任:承认的,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没问题。
那么,这位招生办的张主任说的是否可信?现代管理大学到底是什么性质呢?记者从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民办教育处工作人员:北京现代管理大学是民办全日制非学历教育机构,没有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的资格,不能发本科或专科的学历证书,只是高等教育的培训机构。
真替小张和他同学们的未来感到担忧。其实,混淆学历虚假招生是最常见,也是考生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一种形式。眼下正值高校录取新生阶段,各种假录取通知书层出不穷,各种招生骗子正蠢蠢欲动,考生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作为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双眼,避免上当。
本文转自中国法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