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
孔子把学习分为了三种境界,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断。这种对学习“知之”、“好之”、“乐之”的三种境界的高度概括,让我们对他老人家对学习的理性而深刻的理解叹为观止。关于学习“懂得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以此为乐的”的判断,可谓精典至极,对于我们学习和人生的设计以及教学和企业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
中国古代有一个名叫张敬夫的,看了孔子的这段话也有感而发,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乐者嗜而饱者也。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
就学生的学习而言,“要我学”不如“我要学”,“我要学”不如“以学为乐”;就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懂得教学不如喜欢教学,喜欢教学还不如以教学为乐。
如果把孔子的话推而广之的话,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
懂得追求美德的人还不如爱好追求美德的人,而爱好追求美德的人还不如那种能够从追求美德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因此而以追求美德为快乐的人。
懂得工作的人还不如爱好工作的人,而爱好工作的人还不如能够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并因此而以工作为快乐的人。
总之,对于人生一切有价值的活动来说,知道它的不如爱好它的,爱好它的不如那种能够从它之中获取快乐并因此而以它为乐的人。
懂得人生不如喜爱人生,喜爱人生不如以人生为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以学习为乐,以事业为乐,以生活为乐,以人生为乐,是人生最美丽的佳境。
- 资讯
- 体育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