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曾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团聚,就是过年的年味。”陈可辛也曾留下“团聚的每一刻,你都可以留住”的话语。年是家的温暖、是妈妈的味道、是喧闹的鞭炮声、是暖暖的团圆饭,更是一起传承追忆。
临近春节,和孩子一起参加天悦学校组织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
小学生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与感悟,最美汉字展示
新年活动开始,锣鼓喧天,孩子们用热热闹闹的舞狮表演,欢迎家长们的到来。
欢迎仪式结束,在天悦的校园里,品味老北京文化。游园,游戏,边逛,边吃。
老北京糖葫芦:
糖画:孩子们同糖画师傅一起,以浆为墨、以勺为笔,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又加了点甜的味道。在天悦过大年,孩子们尝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了解了北京小吃也感受到了家的团圆。
写福字:一副祈福贴、五福寿为先,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窗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气、福运,孩子通过一张张手写的福,迎祥纳吉。
剪纸:一双巧手、一把剪刀,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将年的样子保留下来,不仅是节庆的气息,更是是祝福的传递,北方剪纸粗狂豪放、淳朴简练;南方剪纸秀雅繁茂、精致和美。一刀一刻,剪纸的文化在天悦学子的手中传递下去。原本普通的纸张被赋予了灵魂,有了生活的气息。托物寄情,一张张窗花,一盏盏灯花,是孩子们吉祥幸福的期盼,是对身边人爱的表达。
画脸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脸谱文化与年的热闹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在庆新年的同时,也没有停下追逐文化的脚步,利用身边的绘画材料,勾勒出一幅幅京腔京韵,年的颜色又多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看牌匾猜景点:一台楼阁、一座庭院,老北京的亭台建筑有着与生俱来的“年味儿”感。观升旗玩故宫、逛庙会吃年糕、看烟花窜胡同,这大概就是在北京过春节的样子。感受老北京令人神往的历史积淀、领略穿越几百年而来的建筑智慧,孩子们看牌匾猜景点,感叹绿瓦红墙的世间大美。
贴鼻子的游戏:孩子们贴的各式各样,太逗人了,下面这个贴的最好。
包饺子:过年不能少了包饺子,中西合璧,师生家长嘉宾齐上阵,忙得不亦乐乎。
认真仔细包饺子的小朋友,棒!
天悦学校邀请的贝宁大使夫人居然会擀皮,赞!
身穿新年服装煮饺子的宝妈们,美!
吃完了饺子,天悦学校的创始人王君瑛女士为孩子们带来了新年礼物,有吃有礼物,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
结后语:
汉服、窗花、脸谱,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碰撞出了“年味儿”的火花;猜灯谜、写福字、舞龙舞狮,给孩子们带来了“年味儿”的惊喜,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这些在家里接触不到的悠久的中国文化。
一张娟纸、一言诗谜,新年的一抹雅趣中透着冬日的美好祈愿。挂起彩灯、燃放焰火,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灯架上供人猜。这项高雅的文娱活动,透着天悦人的才智和情趣,你一言我一句,好不热闹。
一个个金元宝、一串串糖墩儿,香飘四溢,酸酸甜甜,这是不仅是味蕾的一次狂欢,更是团圆的幸福。饺子似乎成为了年的象征,饺子皮、饺子馅,诱人的香气飘出,才叫真正的过年。而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是童年巷子里的记忆,叫卖声将串在一起的祝福伴随着甜蜜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寓教于乐,通过“过大年”活动,让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一起探究与春节相关文化意蕴,去感受一个个镶嵌着中国文化烙印元素的习俗,去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把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优良传统,愉快的传承下去,天悦学校此举值得赞扬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