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安徽淮南女大学生袁某“扶老人被讹”,微博寻找目击证人,到警方认定袁某承担主要责任,再到袁某不服认定,申请复核,事件几经反转,让“扶不扶”这一老生常谈的社会话题再度占据舆论的焦点,触动了社会与公众
近日,安徽淮南女大学生袁某“扶老人被讹”,微博寻找目击证人,到警方认定袁某承担主要责任,再到袁某不服认定,申请复核,事件几经反转,让“扶不扶”这一老生常谈的
社会话题再度占据舆论的焦点,触动了
社会与公众的敏感神经。 扶与撞,讹与赔,在切实的证据下,达州三位小学生扶老人被讹、南京公交司机徐连林扶起老人被讹中获清白,但老人不诚信,还住到小学生家中、老人迅速跑到徐连林驾驶的公交车前不起来等可怕的举动,伤害的不仅仅是事件中的当事人,还“震慑”了整个
社会的良知。 尊老爱幼、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雷锋树新风”是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到了现在却因为害怕扶老人被讹而导致老人倒地落水无人敢扶,致使老人窒息死亡,可以说是整个
社会的悲哀,而“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去扶”这样的“葫芦官智断葫芦案”,更是加重了
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刻板印象,网上为此出现了“扶老人手册”,更是让善行变得可笑。 尽管在事后,“郑州16岁少年称扶老人被讹”事件被证明确实撞人在先,尽管作为标志性事件的“彭宇案”当事人彭宇,事后承认却有撞人,但是事后的真相或许能还当事人一个公道,却不能扶起坍塌的道德。 如何扶起世道人心,扶起公众的道德良知,唯有诚信。从彭宇案,到安徽淮南女大学生案,无论是“扶人被讹”,还是“撞人脱责”,真相只有一个。而当事人基于从自身出发的利益考量,或是真的想讹人,没有自身的物质成本付出,却有可能获得大的利益;或是害怕承担不了相应的后果,期望蒙混脱责,均是毫无诚信可言。 从“仁义礼智信”,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在当下,“扶不扶”却成为了道德问题、
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扶人需要手册,媒体与
社会更是倡导扶人要靠自己拍照拍视频保留证据,这是对我们多年道德宣传教育的莫大讽刺。 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以诚做人,以诚待人,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扶不扶”的道德困境,首先需要扶起“诚信”美德,如果是真撞人,就该勇于承担、负起责任;如果是自己摔倒,哪怕自己再困难,也应当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去活动救助,而不应该诬赖好人。只有当我们整个
社会建设成为了诚信
社会,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产生信任,才能形成更大的民族凝聚力。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