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产后乳少的认识较为丰富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
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于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老百姓都有给产妇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这种情况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因虚而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常见患者这样自诉:“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房胀痛感越甚,但是乳汁就是出不来,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既然产后乳少有虚实之分,那么治疗时不能一味通乳,而是寓通于补、寓通于疏,方获良效。虚则补之、实则疏之是本病治疗大法,对于气血虚弱型以补益为主,肝郁气滞型以疏泄为主。不论哪种证型,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胡庆余堂出产的乐乃宝膏方,以鹿肉补肾强筋,促进乳汁分泌,防止乳汁不畅,辅以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丝瓜络清热解毒,通乳防痈,肉桂温阳散寒,玉竹、红枣补气滋阴,桑葚、阿胶养血生津,增乳通乳,效果显著。
当然,无论是何种原因,我们都会啰嗦一句,一定要勤吸勤喂,毕竟宝宝才是最好的通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