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商学院

新课改引起的变革与轰动

2019-06-02 来源:  作者:
摘要:据说有一个学校,因为“变”而收获了成绩,因为“改”而产生了巨变!抱着好奇的心态,记者来到了山清水秀、果香怡人的汉源湖畔一探究竟。走进“传说中的&

据说有一个学校,因为“变”而收获了成绩,因为“改”而产生了巨变!抱着好奇的心态,记者来到了山清水秀、果香怡人的汉源湖畔一探究竟。

走进“传说中的”汉源县七一中学,红墙碧瓦的教学楼掩映在绿树红花中,足球场上的学生正尽情挥洒着汗水,静谧的教室里是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朝气蓬勃的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仿佛进入了曾经的学生时代。

汉源县七一中学创建于1906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983年更名为“汉源县第四中学”。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学校建筑严重受损,中共中央组织部“特殊党费”援建,将学校整体迁建到大树镇山羊坪,占地55.8亩,总投资超过1亿,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于2010年10月开始授课,并命名为“汉源七一中学”。

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汉源县七一中学苦苦思索变革之路。经过“走出去、引进来”,加上自身条件,进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十足且教学效果惊艳的路子,不仅赢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更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支持和赞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探索课堂改革

实施小组合作

2011年,汉源县七一中学率先成立了“留守儿童托管班”,老师们热情高涨,对待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更尽责尽职,除了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课余假期不计报酬的辅导,周末还带孩子们煮面条、炸洋芋、包饺子……给学生家一般的温暖。有的学生生病了,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带他们去医院,学习上有没弄懂的地方,老师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讲解,直到他们弄懂知识点。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托管班的学生进步明显。

为结合《汉源县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打造五大经济板块,实现全域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按照县政府“办人民满意教育,建区域教育强县”的目标,2014年3月,学校成立课题组,研究寻求突围之路。出于学校“高点定位,超前思维,办出特色,创建区域强校”的办学目标,学校进行了大讨论、大学习,决定了从课堂入手,“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孩子,让学生得到真正解放”的思路,确定在操作中,以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研究“快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把师生都从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寻找“让师乐教、让生乐学”的教学模式。

2014年9月,汉源县七一中学在全县率先推行“快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课桌椅摆放到学生座位的安排上,都新颖而有特色。2017年6月,第一届实施“快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学生毕业了,当年中考,学校有4名学生总成绩进入全县前10名,翻天覆地的进步,在全县引起了轰动。

此后,汉源县七一中学以“变”求“稳”,以反复研讨、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之变,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出台了小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方案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把个人表现与小组得分捆绑起来,有助于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进步。

黎腾飞就读于该校初二九班,进入学校的课改班学习后,他爱上了这样的快乐课堂。每次上课,老师让同学们先预习,然后由小老师上台讲解,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讲,发现有讲解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还会上台补充讲解,小老师都讲完后,再由老师总结补充。“由于上台机会多,孩子得到了锻炼,即使面对众人也能够侃侃而谈,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黎腾飞的母亲郝建春如此评价。郝建春也从师范院校毕业,想起刚开始实习当老师时,她在讲台上一句话都讲不出来,而今看到儿子才上初二,比大学刚毕业时的自己好太多,每当想到此,郝建春就十分欣慰。

实施课堂改革近10年来,汉源县七一中学的教学质量节节攀升,不断向家长和社会交出满意的答卷。甚至有调到县城的老师,也因怀念该校的快乐课堂重新回到了学校。汉源县七一中学用实力向大家证明了什么是家门口的好学校。日渐传播的美名,更让县城、外县、外省的学生慕名来这里求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