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又名宾门,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产于亚洲与美洲的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集中在海南和台湾。其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
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一,始载于晋代李当之的《药录》,已有一千多年的药用历史。清代严西厅的《得配本草》记载槟榔可用于“治泻痢,破滞气,攻坚积,止诸痛,消痰癖,杀三虫,除水胀,疗瘴疟。” 槟榔的炮制始见于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其主张生用,“欲使,先以刀刮去底,细切,勿经火,恐无力效,若熟使,不如不用”。唐代的《新修本草》中始用加热方法“……仍火蒸使干……”;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首次出现炒法“细剉微炒捣为末”,并被近代沿用,根据炒制火候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饮片规格,如炒黄炮制得到炒槟榔,炒焦后得到焦槟榔。
《中国药典》收录了槟榔、炒槟榔和焦槟榔3种饮片规格。生槟榔力峻,杀虫破积、降气行水、截疟力胜,临床用于治疗绦虫、姜片虫、蛔虫及水肿、脚气、疟疾等疾病。炒后可缓和药性,以免克伐太过而耗伤正气,并能减少服后恶心、腹泻、腹痛的副作用。炒槟榔和焦槟榔作用相似,长于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但炒槟榔较焦槟榔作用稍强,克伐正气的作用也略强于焦槟榔,一般身体素质稍强者可选用炒槟榔,身体素质较差者可选用焦槟榔。
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以槟榔碱为主的生物碱。槟榔碱在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但也存在致癌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风险。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炮制程度的增强,槟榔碱的含量逐渐减少,其含量顺序为生槟榔>炒槟榔>焦槟榔。
因此,在临床使用槟榔时,应根据临床需求选择不同的炮制品,通常“急治生用,缓治炒用”。在对其进行炮制时,还应控制炮制的火候和时间,在减缓药性的同时,也要确保其临床疗效的发挥。
本文地址:https://www.xwkx.net/xw/176988.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