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共享出行成为一大趋势。然而网约车安全性问题再一次暴露在大众面前。作为新业态,网约车近年来发展迅速,需求也较为旺盛,其初衷是激发市场活力,为人们出行提供多元化服务。为规范其发展,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了网约车新政。不过,事实证明,在网约车看似“严厉”的政策背后,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网约车由乱向治,真正走向合法合规经营,需要完善哪些方面呢?无非是责任心,好办法,和真落实。
为什么企业责任心被放在了首位?《论语》有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说,不担心没有一个位置让你发挥作用,而应该担心没有能力把工作做好,在社会上立身。经营公司和做人一样,不管企业发展规模有多大、有多快,时刻都应该把企业的主体责任放在首位。如果企业超出自己的能力了,或者说规模过快扩充,影响到自己履行主体责任了,那就需要把速度放一放,而不是说可以容忍规模的无限扩大,而弱化自己的主体责任。
网约车不是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从用户角度出发,守住安全底线,才是网约车的价值源头;提供更好服务,才是网约车企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网约车B2C模式企业发展势头迎头赶上,众多主机厂商携重资产入局网约车行业,首先解决了车辆的来源和准入问题,既保证安全,又让司机没有后顾之忧;再加上对司机进行统一培训,既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乘客负责。在杭州,青岛,南京,宁波15个城市B2C网约车行业排名第一的曹操专车就采取了这样的模式,同时曹操专车主打新能源车型,践行低碳运营节能减排,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心的集中体现。
“办法总比困难多”。交通体系建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人口,运力,调度等各方面问题,在对待网约车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上,相对于仍在灰色地带试探北美,直接一刀切以保护传统业态的日本,中国已经在立法方面给予了网约车合法地位,走出了领先的一步。但这绝不是政策针对市场的偏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行业发展,更不可能容忍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如何真落实?现实中,中国网约车市场体量大,各地方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不一,针对自己和车辆的严格监管正在逐步迭代,面对的压力确实很大。各部门也在逐渐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细节,就在21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将加快清退不合格的车辆和人员,确保平台上注册的车辆和人员与实际的车辆、人员一致,并取得相应的资质,确保老百姓的安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实施联合的惩戒名单。对一些严重失信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法人和经营人员,采取黑名单制度。蔡团结还表示,今年七月底将完成网约车信息保质保量完整地传输监管平台。
那么平台自己就不能想出一些“好办法”吗?保证一人一车,真的有那么难吗?在副驾驶位置前放一张服务卡,上面贴上注册司机的照片、车牌号等信息,便于公众监督。在人脸识别等方面,如何既有效又高效?共享经济需要开放心态,更需要共享经验教训,尤其是关系到公共安全,更要共同努力。
目前,搭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网约车及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正成为大家的共识。网约车由乱向治,当下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