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为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
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
△已经癌变的肠息肉
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却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
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在此期间,医生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息肉并切除它,当然前提是您得让医生去找到它。
所以,定期结肠镜检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息肉演变过程示意
为什么会长息肉?
1、饮食因素: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者发生息肉的几率较高。而吃蔬菜及维生素C多者则较低。北美、西欧多见,南亚地区少见,可能与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关。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发病率就会显著降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肠道中的胆酸,胆酸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损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变,发生率提高。
2、机械刺激:大便中粗渣、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从而形成肠息肉。长期便秘患者,产生的肠内毒素,或使用刺激性泻药刺激肠壁也会发生息肉。
3、炎症刺激: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如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息肉。
4、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癌症放疗患者及肥胖人群的发生率较高。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报告,2型糖尿病女性与非糖尿病女性比较,其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80%。与非肥胖、非糖尿病女性相比,糖尿病加肥胖可使结直肠腺瘤和更晚期阶段发现的腺瘤的风险增加一倍以上。
5、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6、中医观点:此病的发生,是湿热下注,迫于大肠,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痰血浊气凝集而致,重者五脏虚损。
有哪些症状?(许多没有症状)
一、大便出现血液
如果是大肠息肉,那很容易出现大便带血的现象。当大便中带有血液时,很多患者会认为是痔疮。所以没有对这个情况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治疗,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害。事实上,痔疮和大肠息肉的症状也不同,痔疮引起的大便带血多于发于大便后,血色鲜红。并且,痔疮在日常不排便时通常不出血,但大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则常在大便中间混合。当出现大便带血时,不能掉以轻心,要警惕是否是由大肠息肉引起。一旦确定是大肠息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二、大便习惯的改变
当患大肠息肉时,患者可在大便时间、次数、是否便秘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还会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等并发症状。在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时,若伴有腹痛,则有必要注意,是否有可能是由于大肠息肉引起。
三、大便形状的改变
对于正常的健康人来说,大便应该呈现为圆柱形。如果在大肠中有息肉,息肉就会压迫粪便,导致粪便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大肠息肉患者的大便形状多出现扁平状,有的还会出现血迹。
结肠息肉,可以分为几类?
①肿瘤性息肉:
包括早期腺瘤(畸形隐窝灶)、传统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锯齿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广基锯齿状肿瘤息肉、混合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和杵状-微腺管腺瘤,临床上管状腺瘤患者较多。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并且如果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可能癌变。
②非肿瘤性息肉:
患非肿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J综合征等)、淋巴性息肉、粘膜脱垂性息肉(肛管)炎性息肉。
③肠息肉病 :
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我们会怀疑患者患了肠息肉病。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肠息肉的癌变率越来越高。
什么是高危腺瘤?
具备一下5项条件之一者,就可以称为高危腺瘤:
①息肉直径≥10mm;
②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结构超过25%;
③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④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
⑤不带蒂、呈多发性、息肉呈扁平或者呈分叶状的息肉。
你是高危人群吗?
结肠息肉的高危人群:
①大便潜血阳性。
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且年龄在40岁以上。
③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④本人有癌症史。
⑤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者。
△腺瘤性息肉恶变模式图
△结肠各段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
咋发现?做个肠镜就可以了
常见肠镜检查可分为:
①普通白光内镜。主要用于发现、诊断肠息肉。
②染色放大内镜。染色放大内镜,是把0.2-0.4%靛胭脂溶液喷在肠息肉表面,结合放大内镜,就可以有效的观察肠息肉表变的先关分型,能够判断病变性质、浸润深度等。用过染色放大内镜,可以决定是否能进行内镜下治疗。
△染色观察
③内镜窄带成像术(NBI)。能够精确的观察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形态,还能观察到消化道粘膜上皮血管网的形态,能够精准的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息肉。
△NBI观察
肠镜能检查到哪些部位?
肠镜能观察到直肠、全部结肠以及回肠末端的肠粘膜情况。
做肠镜能从外观上判断息肉的性质吗?
可以。做肠镜时,能够看到肠息肉的形态、颜色等,能从息肉表面的形态、色泽和微结构(腺管及微血管分型),非常有效的判断息肉的性质。
不同的息肉癌变程度不一样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
3)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能预防吗?
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发布降低结直肠癌的方法 :
■膳食纤维:以往证据显示膳食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这项报告则进一步补充,报告每天摄入90克全谷物可将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
■ 全谷物:AICR / WCRF的研究首次将全谷物和结直肠癌独立地联系起来,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
■ 运动:多运动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但无证据表明可降低直肠癌风险)。
■ 其他:鱼类、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橘子、草莓和菠菜等)、多种维生素、钙剂、阿司匹林、乳制品也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怎么治疗?
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 (S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分次EMR(pEMR) 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等。
家族性结肠息肉 息肉数量多,癌病风险高,多建议外科手术切除。
结直肠癌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癌症,前提是要及时做肠镜检查,发现并把息肉扼杀在摇篮里;
即使已经癌变,如果能早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非常好,5 年生存率是 90%。
切除后别忘复查!
即使切除了息肉,但人的基因未变,环境未变,生长息肉的土壤没变,所以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①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
②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③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的复查,比如3~6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可适当延长复查时间。
④值得注意的是,息肉的镜下漏诊率在30%左右,一次肠镜未发现,不代表没有息肉。
所以建议:
上述高危人群要40岁以前做肠镜,普通人群在50岁以前做一次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