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一万年,人类繁衍食为天,农耕文明陶稻黍,定居生活才能产。
食用产品陶稻黍,起源中国万年古,中华民族当自豪,世界读者饱眼福。
下面分别介绍中国农耕文明起步万年前的遗址遗物:
A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B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C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D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
E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五谷”作何解释?东汉时期的赵岐认为:“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稻是水稻、大米;黍是糜子、小米;稷是粟谷、小米;麦是小麦、大麦;菽是大豆、豆类。“稻粟黍”俗统称为“谷子”,分称“大米"、“小米”。
一万年前,人工驯化野生稻、粟、黍,培育栽培水稻、粟谷、黍糜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以水稻为标志性特征的南方、与以粟黍旱作为标志性特征的北方、以及中部江汉、黄淮的水稻粟黍并作,中国远古农耕文明传播到了亚洲广大地区,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古老文明之一。南方的水稻文化与北方的粟黍文化以及中部江汉、黄淮的水稻粟黍并作文化,共同孕育形成了中华文明。
民以食为天、以陶为用。考古发现与科学测年,中国长江流域的古人类,在距今1·4万年∽2·1万年已能种植水稻并烧制陶器,说明中国古人类在1万年前就逐渐走出洞穴,建设房屋聚落,已开始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定居生活,从渔猎采集时代跨进了农耕文明时代。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与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稻米普遍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粮食了。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水稻起源于哪里吗?
水稻所结的果实便是稻谷,稻谷褪去壳后便是糙米,糙米碾去米糠便是大米。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都以大米为食,而水稻是主要的粮食,除了主食之外,水稻还可以用来酿酒、制糖等等,而大米之外的稻壳、稻秆也可以当作牲畜的饲料。
中国的稻作农耕以长江流域为早,考古发现证明:长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并且长江中下游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考古报告显示,两洞穴发现的栽培稻植硅石和水稻孢粉分析信息,距今1·2万年∽1·4万年,表明它们是现今所知世界上的早期栽培稻遗存,它与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水稻距今1·4万年∽1·8万年,和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1万年前的栽培稻交相辉映,昭示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起源地。
A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为揭开水稻起源之谜,2004年10月,由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联合考古队,从11月初起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进行现场发掘、后期实验等研究工作。于19日发现了五粒已经炭化了的古稻谷。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巴尔·约瑟夫称,已经出土的古稻谷标本意味着玉蟾岩在世界农业考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美联合考古队或许能由此揭开水稻起源的秘密。同时,专家组也认为,通过对该遗址的发掘,将把人类社会的第一次革命——从狩猎时代过渡到水稻栽培时代的真相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玉蟾岩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保存最好最早的古栽培稻遗存地。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联合组建“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项目考古队,对玉蟾岩进行再次国际联合挖掘,历经1个多月,又在玉蟾岩堆积层中发现 7颗古栽培水稻稻壳。专家认为“玉蟾岩出土的水稻壳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标本”。
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经中外专家合作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也标志着玉蟾岩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陶器。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B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20世纪90年代,为了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北京大学考古系严文明先生作为中方领队,与美国著名的农业考古专家马尼士博士合作,组成了包括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三家单位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并选定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和研究。
自1993年8月起,中美联合考古队分别于1993年和1995年对仙人洞和临近的吊桶环遗址开展两次考古发掘工作,1999年又由中方独立开展了第三次发掘。对考古发现研究结论:仙人洞和吊桶环两遗址,古人类活动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距今2·5万年∽9千年之间。其中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陶片、1·2万年前的稻谷。
万年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万年仙人洞空旷幽深,长60米,宽25米,高三米,大概可以容纳1000多人。在仙人洞的左右又有支洞,崎岖且深长。作为我国第一次发现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遗址,其中蕴藏丰富,为考古学奠定了一座堪称里程碑的存在。
其中最让专家振奋的是,万年仙人洞中出土的栽培稻和陶器,是当今世界上年代最为古老的栽培稻留存和原始陶器。
人工驯化野生稻,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逐步演化形成水稻生产、食用及储藏加工等。以稻作为标志性特征的长江中下游远古农耕文明,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古老文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等学者认为,人工驯化野生稻、培育栽培水稻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以稻作为标志性特征的长江中下游远古农耕文明传播到了亚洲广大地区,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古老文明。与此同时,稻作文化与黄河流域的粟黍文化共同孕育形成了中华文明。
美国啥佛大学专家欧弗·巴尔·约瑟夫,参与了万年仙人洞遗址的考古研究,他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意味着时代更早的陶器可能会在中国南方发现。”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完整陶罐,更是被美国《考古杂志》评为:“2012年世界10大考古发现”之一。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C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的新时器时代氏族部落遗址。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国家领导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
上山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年代约在距今11400年前后,中期年代在距今9000年前后,晚期年代在距今8500年前后。
早期文化地层中出土了一些红烧土残块,这些红烧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炭化稻壳,还出土了极少量的炭化稻米遗存。这就是经人类选择过的早期栽培稻。上山遗址考古还出土了石磨盘和石磨棒组合、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以及大口盆。这些看上去十分简陋的工具,却是稻谷的加工、煮食的重要工具,系统的证明了上山遗址当时的生活已经是原始稻作农业。
上山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被称为“中国第一村”,也是世界最早的村落。出土的文物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上山遗址发现了夹炭红衣陶片,里面有稻谷的痕迹。在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走出洞穴或巢居,到盆地平川建立房群,已形成氏族部落聚邑,进入到稻作农业和制陶手工业,为长江中下游以及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探索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上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在制作过程中掺入稻谷硬壳的现象,不仅显示出上山先民制作陶器的特色,而且证明了稻与上山人的密切关系。
普通日用陶器上画对三角图案,上山古人做支架晓得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三为众,可能是代表两个氏族部落的联合,或人与人的合作,群居并存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是原始社会古人的守则。画太阳纹是指代最为明确的具象符号,体现了意识、信仰等精神文化的内涵,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常见的自然物象,象征古人对光明灿烂的生活理想之追求,表现精神文明进步的高尚思想意识境界。
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其孕育于上山文化独特的红色陶系,是上山文化陶器的精华,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上山文化不仅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明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篇章。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D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
根据考古调查,桂林地区已发现86处史前洞穴遗址,是洞穴遗址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桂林地区目前已发掘的史前洞穴遗址有7处,其中遗迹遗物保存最完好的是甑皮岩遗址和大岩遗址。
因甑皮岩遗址的年代跨度较长,根据遗址的文化堆积,通过浮选和器物残留物分析,在孢粉、植物硅酸体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周边地区的植物生长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第一期为甑皮岩早期,距今12000~11000年;第二期为甑皮岩中期,距今11000~8000年;第三期为甑皮岩晚期,距今8000~7000年。大部分的可食用植物有的继续存在,有的则因气候变迁等多种原因,多数植物逐步地减少和消亡,但都在不同程度地被食用。
饮食是人类生命体征存活的重要因素,人类要生存,最基本的事就是穿衣吃饭。
广谱的食物资源分布,对当时人们的生存经济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和选择。生产经济与食物链的组成有着紧密的联系,甑皮岩先民的生产经济类型主要有四种,即渔猎经济、狩猎经济、采集经济、原始农业经济。以渔猎经济、狩猎经济为主,采集经济和原始农业经济为辅。
史前人类饮食文化构成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生产工具的制造和组成,二是经济模式的确定,这些都是由当时生存环境决定的。新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分为狩猎、渔猎、农耕、收割、加工五种类型。在狩猎、捕捞、采集与初始农耕并存的遗址,其工具的用途是多重性的。
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石质工具有斧、锛、矛、凿、刀、砧、盘状石锤、穿孔石器;骨器有骨铲、骨凿、骨鱼镖等;蚌器有蚌刀。从用途来看,从最初的满足于狩猎、渔猎发展到农耕、收割、加工的工具,遗址出土的工具组合已能够满足农业生产过程中三个环节的需要,即伐木点种、作物收获、作物加工。另外从数量上也反映出遗址人类群体当时生产能力已初具规模(采集能力或农业种植能力),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分析,甑皮岩遗址以狩猎、渔猎、采集、农耕、收割、加工五种类型并同的经济模式。甑皮岩出土的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无疑都是为远古时期甑皮岩人的饮食提供服务的。
甑皮岩遗址的另一文化特征就是陶器的发现。陶器的发明使人类文明更进一步,饮食文化得到空前的提升。甑皮岩遗址从不同时期出土的陶器种类的丰富程度来看,甑皮岩人的陶器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第一期陶器有捏制而成的圜底釜,年代在距今11000~12000年。第二期陶器数量增加,新出现束颈罐,年代在距今10000~11000年。第三期陶器中新出现口沿近直或唇沿略外撇的罐,年代在距今9000~10000年。第四期陶器出现了高领罐、敛口罐和敛口釜,年代在距今8000~9000年。第五期陶器丰富,新出现盘、圈足盘、钵、豆、支脚等,文化面貌与之前有很大的区别,年代在距今7000~8000年。陶器的用途是烹煮食物,解决了甑皮岩人的饮食问题,对饮食文化的方式起到了根本上的改变。
甑皮岩遗址陶器的发明与发现对史前新石器时代洞穴考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陶器演变的序列是史前新石器洞穴考古的重要标尺之一。甑皮岩先民对陶器以及其他烹饪方法的使用,使当时的饮食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饮食文化从简单的烧或烤等单一模式,发展为烧、烤、煮、炖、煲、煨、焙等更多的烹煮饮食文化。
陶器的发明不仅改变了甑皮岩原始先民的生活习惯,形成了饮食文化的新模式,还开启了以甑皮岩为代表的桂林史前人类饮食文化的新时代。
考古研究表明,甑皮岩遗址是中国制陶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甑皮岩先民是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的古老祖先之一,甑皮岩文化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间古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最佳适应方式。
甑皮岩遗址一方面反映了甑皮岩先民杰出的创新能力与文明成就,同时也承载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甑皮岩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全国150处重大遗址和华南地区重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10月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粟,俗称粟谷;黍,俗称糜子。本文联称粟黍,因为俗统称二者为谷子,统称二者子实为小米。《诗经》中出现了与粟有关的字“黍”、“稷”和“秫”、“粱”、“糜”、“芑”等。“稷”一说即粟,一说为黍;“秫”指粘性粟,后泛指一切粘性的谷粒;“粱”指穗大芒长粒粗的粟,“糜”是赤色的“粱”,“芑”是白色的“粱”,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粟的不同类型,早已有所认识。
中国北方是粟黍的起源中心,其野生种狗尾草,在中国广泛分布。黄河流域从西起甘肃玉门,东至山东龙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炭化粟黍出土的近20处。其中早期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南裴李岗、河北磁山、西安半坡遗址,表明黄河流域粟黍的驯化栽培历史悠久。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也可说是旱农耕作的粟黍文化。
其实,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最早的粟黍的起源地,在北方文化区域的河北、内蒙古。
E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2003年10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考古队曾在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发掘出了“东胡林人”的完整尸骨。几具尸骨的出土填补了北京地区自山顶洞人(约2.5万-3万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从距今50万至20万年的北京猿人到距今2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到距今1万年的东胡林人再到现代人,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人类演化史得以圆满。
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1966年发现,后经多次发掘,发现60多件陶片,多数为器物的腹部残片,也有口沿和器底。均为夹砂陶, 有夹粗砂和夹细砂之分;其中夹粗砂者占多数,器表多不光滑。陶片表面一般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因烧制火候不高,大多数颜色斑驳,质地也比较松软。陶片大多为素面,少数饰有附加堆纹、压印纹。
北方最早的小米(粟黍)在哪种的?中国最早旱作农业发祥地在哪?在第三届“东胡林人”论坛上,这些问题有了答案。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的“东胡林人”遗址经过长达十余年论证,被确定为中国旱作农业粟黍发祥地。
“东胡林人”是何方神圣?研究认为,“他们”是一万多年前生活在北京西郊的东胡林村而得名的古代人类,作为生活在旧石器晚期向新石器早期过渡期间的古代人类,东胡林人甚至被考古专家看作是北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创造者。
经过植硅体分析论证,东胡林遗址出土了粟和黍两种谷物,确认中国乃至世界最早人工种植的小米就出现在东胡林人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赵志军说,出土的碳化粟粒证实,在11000年至9000年,东胡林村就出现了小米的集中采集,经过分析,这些小米是由当时“东胡林人”种植而非野生。
东胡林遗址出土有石磨盘、石磨棒,是加工粟黍脱掉皮壳成小米的用具。房址内有火塘,火塘里遗留灰烬、动物残骨,证明东胡林人既熟食小米,又烧吃家畜和猎物。
郝守刚当年发现的三具尸骨,其中一位经科学检测是16岁女子,另外两位是成年男子。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七块牛肋骨制成的骨镯。
原来先民已经“爱美”,更会制作简单的饰品来装饰自己。在“东胡林人”遗址出土器物中,装饰品首先被用于女性的现象,有专家认为是当时母系社会女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总之,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为考古学、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充分利用这些发掘资料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够在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及其文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取得一些新的成果。因此,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对东胡林人遗址采集的木炭、人骨、兽骨、陶片等多种标本进行了年代测定,目前取得的测年数据已有二十馀个。经过初步分析,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与地层堆积所反映出的时代先后基本吻合。根据对几十个测年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东胡林人”生活的年代大致 在距今11000—9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5000年前至9000年前后,在考古学上是从旧石器时代末期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时期。对这个时期的人类及其文化与环境背景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考古、历史、生物、地理、气候、环境等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正是在这个过渡时期,石器磨制技术得到应用并逐步推广。发明了陶器。产生了原始农业与家畜饲养业。在一些地区,人类的经济方式由完全以采集、狩猎为生转变为开始经营农业并饲养家畜,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全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开始显著变暖,冰期气候渐渐逝去,冰川大规模后退,海平面持续上升,全球环境由寒冷干燥的末次冰期进入了相对温暖湿润的冰后期。
人类社会的大变化与全球环境的大变化几乎同时出现,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明确提出,关于更新世——全新世转变时期环境剧变与食物生产、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再适应等问题的探讨,已成为考古学、人类学、环境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有的学者还对这个转变时期人类适应的模式做出了理论性的分析。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专门下设了“更新世——全新世过渡之考古专业委员会”,以加强并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包含有这个时期遗存的重要古代遗址则受到学术界的格外重视。
本文地址:https://www.xwkx.net/xw/178354.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