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7个月,中泰信托青海省投项目还款方案仍在难产。
12月23日,中泰信托·恒泰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恒泰18号”)的112名投资人在上海举行了2020年第一次受益人大会媒体发布会(下称“媒体发布会”)。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中泰信托处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省投尚未支付信托本金48040万元及2018年12月21日至今的回购溢价款。
当日媒体发布会从上午9点开始,中泰信托董事长吴庆斌及包括融资方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海省投”)方面在内的相关工作人员当日下午也来到了现场。期间,《国际金融报》记者在现场对投资者、中泰信托和融资方青海省投分别进行了采访,各方都陈述了自己的立场。
那么,恒泰18号的还款方案究竟因何而困?
投资者:中泰信托“有错”,应以固有资金兑付
媒体发布会现场,恒泰18号投资者代表表示,中泰信托在恒泰18号项目销售、尽调、后续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具体来看,宣传材料方面,2019年8月19日,投资者收到的另一版本销售材料中,恒泰18号信托资金投向变成工商企业,而投资人此前购买产品时,相关材料显示,该产品属于政信类项目。
同时,投资者指出,青海省投及其关联公司的风险可以说从2017年开始就早有迹象。恒泰18号信托计划质押标的两家公司股权其中之一青投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18年11月就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目前仍旧没有被移出。
而中泰信托则在2019年1月公布的信托计划四季度信息披露报告中表示,本信托存续期间交易对手青海省投经营正常,受托人未发现异常或不利于本信托的情况。
此外,记者从投资人处获悉,自2019年9月17日至2019年12月19日三个月内,投资者前后六次到访上海银保监局。一方面递交恒泰18号申诉材料,另一方面向银保监局递交投资人拟自行召集并召开受益人大会的通知。以期和监管机构提前做充分的沟通。
上海银保监局在给恒泰18号投资人申诉材料的反馈中多次提到,核查发现,中泰信托存在后续管理不审慎,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目前,投资人和上海银保监局仍旧保持密切的沟通。
综上,投资者认为,中泰信托“有错”,并反复强调中泰信托应以其固有资金进行兑付。
中泰信托相关部门负责人曾于12月初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时表示,中泰信托正在准备恒泰18号项目相关处置方案,拟提交受益人大会审议。但仍有个别受益人对上述方案表示不满,作为受托人仍需克服困难、与上述受益人进一步沟通,争取其认同,以便尽快推进上述方案定稿,提交受益人大会,尽早实现项目兑付。
那么对于此前的处置方案,投资人不满的原因在哪里?12月23日下午媒体发布会现场,投资人代表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投资人方面认为中泰信托对于还钱不是很有诚意。
投资人称,中泰信托还钱的立足点始终在于青海省投方面有动作,其提供给投资人的方案也都基于这一点,而青海省投方面目前来看明显是还不起钱的。对此投资人较为不满,因此没有通过相关方案。
而对于后续是否准备诉诸法律,投资人方面表示,保留一切采取后续行动的权利。
中泰信托:不会逃避受托人责任,市场化、法制化处理问题
今日下午,中泰信托董事长吴庆斌及包括青海省投方面在内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媒体发布会现场。吴庆斌介绍了中泰信托目前和青海省投方面的处理进展,并指出这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部分。
据吴庆斌介绍,2019年12月19日,由青海省国资委副主任汪贵元带队,青海省投董事长程国勋等一行至公司就恒泰18号项目债务化解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磋商,并就以债务置换解决投资人资金的思路基本达成一致。
吴庆斌指出,这可以说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青海省投不是没人管的公司;第二,青海省投的债务危机,省委省政府是要化解并解决的;第三,青海省投对这个事情是不回避的;此外,青海省投对中泰信托的债务部分也非常重视。
“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在沟通层面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迈开了第一步,还需要后续推进。”吴庆斌补充道,从现在的情况看,青海省投并非只有破产一条路走,可能还有救。
具体来看,就协商的内容,据中泰信托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中泰信托拟自行筹集资金,投向青海省内其他信用记录尚可的主体,用以置换青海省投该笔债务。但青海省方面提出了放大六倍杠杆,成本下浮35%,借款期限5年以上的置换方案,即:按现有债务规模,中泰信托需再向青海省其他主体提供30亿元5年期以上的融资,青海省方面才愿意配合置换现有的5亿元债务。
中泰信托指出,因该条件过于苛刻,双方仍在继续协商中,但只要青海方面能够配合拿出主体用于债务置换,并且筹集的资金得以全部用于解决投资人的资金兑付,公司将全力推动置换工作落地。
吴庆斌在现场强调,中泰信托作为受托机构对青海省投是债权债务关系,而对在场的投资人来说,从法律关系上来看是受托人。在尽职履责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中泰信托绝不会逃避责任,也不会跑”。
此外,吴庆斌指出,中泰信托目前资金充足,并具有抵御相关风险的能力。“但中泰信托作为受托资产管理机构,还钱还要回到法律关系上”。
吴庆斌进一步指出,相关问题需要进行市场化法制化处理,而对于投资者指出的中泰信托项目进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中泰信托已经进行了自查,也支持投资者合理维权。
此外,中泰信托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今日下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公司于2019年3月29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请求法院判决青海省投按约还款。此后,该案件管辖权被移送至西宁中院,并定于2020年1月7日开庭审理。截至目前,青海省投尚未支付信托本金48040万元及2018年12月21日至今的回购溢价款。
青海省投:非政府平台类公司,努力做好债务化解
中泰信托方面表示,公司向债委会提交了对于青海省投债务化解的思路和意见,但未收到债委会任何反馈。截至目前,距离债委会首次会议召开已近半年,尚未接到青海省投召开第二次债委会的相关通知,还款计划也尚未形成。
那么,项目融资方青海省投有什么想说的?
媒体发布会后,青海省投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海省投是青海省国资委下属产业类公司而不是政府平台类公司,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平台类公司,具体来看是制造业方面的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青海省投的股东为青海省国资委(58.4%)、西部矿业(20.36%)、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3.41%)、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7.83%)。
上述青海省投人士表示,此次来到发布会现场,主要目的在于表达公司对这个事情的关心,而并不是完全不管的态度,此前一直在与中泰信托进行沟通,并努力做好债务化解的工作。但是这个过程很漫长。
具体来看,公司债务结构比较复杂,包括信托、美元债、银行借款和发债等。青海省国资委已经聘请中金公司等机构在研究相关方案,但因为结构太复杂,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进行平衡,因此一直没有拿出方案。“对公司来说肯定要拿一个整体的方案出来,而不是具体某一项债务怎么解决”。
而对于“内债歧视”的质疑,以及后续到期美元债兑付等相关事宜,该人士表示,具体怎么安排还不清楚。
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分析认为,面对实控人不明的中泰信托,青海省投并不会选择对其优先还钱。
对此,该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来没说过“要赖账”,只是因为青海省投债务规模比较高,整体方案进展非常缓慢;目前公司也在考虑引入战投,而战投方也有自己的考虑。“省里面非常重视,国资委非常重视。一直想拿出一个整体的、让各方都能认可的方案出来”。
而对于方案研究的具体细节,该负责人表示,不太清楚。
对于青海省投债务问题发酵的原因,该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原因非常复杂。去杠杆、去产能的大环境是最大的因素。此外,金融监管持续加强,从公司自身来看,产业方面持续盈利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金融监管加强了以后,公司面临较大的冲击。所以要从整个大环境和自身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来看,而不是某一个点就能触发债务问题。
转自:http://www.jingji.com.cn/html/news/zxxw/1774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