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在线

何光顺:品味生活的诗意,马志海谈语言的魔力

2016-11-29 来源: 原创 作者:
摘要:文/何光顺 有趣的老马,广东人大约都熟悉他的大名鼎鼎的节目,“马后炮”,多么响亮的名字,在最关乎民生和生活的社会事件发生后,老马都会以他严肃的态度、冷峻的语言、睿

/何光顺

 

有趣的老马,广东人大约都熟悉他的大名鼎鼎的节目,“马后炮”,多么响亮的名字,在最关乎民生和生活的社会事件发生后,老马都会以他严肃的态度、冷峻的语言、睿智的思考、深切的关怀、犀利的批判,直击热点娱乐事件和社会事件背后的诸多问题,引人沉思,督促有关方面去解决。

11.png

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马后炮先生,又是怎么让他的节目深入人心,为普通小老百姓喜闻乐见,又能引起相关责任部门重视和承担责任呢?他又是怎样将这样一档节目打造成广东电视台的特色和优势的呢?这不仅和老马作为媒体人的强烈责任感密切相关,而且也是和他对于生活中诗化语言的重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他的侃侃而谈中,我们重新发现了日常语言的魔力。

生活中有太多的伤和痛,权力体制和国家机构有太多的冷漠和无情,作为媒体人如果仅仅粉饰太平,那是缺乏良知,如果又只是痛批问题,又可能激化矛盾,然而,可爱的老马,在语言的良知和语言的艺术之间找到了平衡的中道,那就是问题要指出,要引起各方关注和解决,但又不失俏皮、机智、诙谐、调侃乃至轻松,生活已经太沉重,他不能让受众面极广的媒体语言成为压垮普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问题解决的权力,却又不在他那里,指出来吧,留下些空间,让权力部门知道,我们老百姓知道哦,你们看着办吧?

 

看老马的节目,是不是有忍俊不禁的感觉,这家伙真有意思,把话说得那么巧妙,你看他谈房价,谈雾霾,谈医闹,谈足球,谈艺考,都是抓住人们揪心的疼痛,但又留有三分余地,他的节目是如此的接地气,他说的话又是那么的平常,但却又在他看似漫不经意娓娓道来中把你引向峰回路转,那么认真那么有深度,却又那么愉悦贴心,这家伙的语言天赋绝对是一流的,更重要的是,他一点都不装,有问题就说问题,一点多余的话都没有。

这就是老马,你看他的节目,你会爱上他!

22.png

 

日常的语言,诗化的意境,他让你知道,原来人还可以这么不露痕迹却又指出问题的智慧地说话!注意到哦,在节目中,他就是和我们平时说话,没啥差别,就像有人问了他一些问题,他就站在那里给你侃侃而谈了半天。电视里虽然只有他一人,但每个看节目的人,都仿佛感觉到自己就是坐在老马对面的那个提问者,那种感觉太安逸了!用四川话来说,就是巴适得很!

我以前惊叹我们四川话很俏皮很巴适,现在我发觉普通话在老马这里,也竟然具备了这样的魔力,看来,有智慧的人能提升语言的品位,普通话失去了很多地方方言的生香活色,因为太缺乏地气了,往往其单调整齐,就让人听着听着觉得乏味,但老马重新建立了普通话和日常生活、地方生活的乡土联系,这是一个生活语言的大师,他让过于书面话的语言成为日常化的说话。

恰逢我们《云山凤鸣》诗歌公众号一周年之际,作为广东乃至中国奉行严肃的诗歌写作和诗学批评的诗歌新媒体平台,在他诞生的一周岁生日上,我们请来了可爱的老马先生,真是不胜荣幸。我要说,我们诗人是要向民间看的,是要接地气的,是要把语言转化成说话的,百姓日用即道,当诗歌里触及和这个民族、社会、时代有关的百姓日常生活,而不是在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处弱不禁风的时候,那么,诗歌就将会赢得其广阔的肥沃的土壤。老马虽没有写诗,但他真就是一个诗人,他就是一个生活的诗人,他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变成了艺术,变成了一首诗,我们的诗人,还有我们的诗学批评,是否能从老马这里学到什么呢?

在这样一个很多主持人凭借其青春靓丽搏取眼球的时代,马志海先生作为一位有口皆碑的实力派新闻传媒人和具有强大的语言感染力的金话筒奖的得主,在这个隆重的日子,在我们这个网络新媒体,也是希望将中国诗歌和中国诗学带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上,老马开讲生活中的诗化语言,真是具有特别丰富和多重的意味,这既是现代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一次成功对接,也是高雅的诗歌和日常的语言的一次成功嫁接,我们要举办的这次讲座,这次公众号一周年生日的纪念,本身就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新媒体事件和文学事件。

让我们期待老马的到来,让广东电视台最佳节目《马后炮》主持人、一个属于时代的金话筒,来到我们《云山凤鸣》诗歌公众号平台开讲,亲爱的听众,你还等什么呢?躬逢盛会,让我们来一次魔幻的语言之旅吧!

 

附:此文亦为即将到来的《云山凤鸣》诗歌公众号一周年生日(2016.12.1)纪念所叙,为“云山凤鸣诗歌公众号”与“桃花湖旅行”的成功联合所记。

 

2016.11.24 于广外白云山麓

 

作者简介:

何光顺 (1974-),笔名蜀山牧人,男,文学博士,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儒道思想比较研究、中西诗学比较研究、中国诗歌批评。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著作为《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编辑:高标)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