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 > 企业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2025-03-27 09:55:18 来源:快讯网 编辑:张亚
摘要:3月的重庆,春和景明,风清气爽。可惜的是,围绕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啤”)与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简称“嘉威”)之间的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让原本波澜不惊的重庆,

3月的重庆,春和景明,风清气爽。

可惜的是,围绕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啤”)与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简称“嘉威”)之间的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让原本波澜不惊的重庆,顿时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甚至有自媒体据此案导向至“重庆这个码头,水真的很深”这样的调子,这就搞得风不清、气不爽了。

作为一个老重庆,本不想掺合诉讼案子。双方合作难免有种种是非曲直、恩恩怨怨,既然大家都原告被告了,彼此有什么诉求与证据,法庭上见就是了,针尖对麦芒都行,没必要在终审之前打无谓的嘴巴仗,搞无谓的情绪化表达,但这出戏的双方,尤其是输了官司的重啤控股股东——嘉士伯,率先挑起了口水战、舆论战,似乎已越出诉讼战的底线与边界。

在专业人士看来,嘉士伯在声明中未能保持一定的克制与专业,反而通过情绪化表达激化了矛盾。这种不成熟的公关策略,不仅未能维护自身声誉,反而让公众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了质疑。

而嘉威本身一审胜诉了,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它起初没生什么事,结果被动躺枪,忍了又忍,无需再忍,不得不回应,让这波舆论热度再次火上浇油。

于是,我不得不摆几句。

通过官方账号公开表达对法院的不满,这在跨国公司、上市公司中,是比较少见的,也是需要勇气的。不过,勇则勇矣,最终还是要靠事实与证据说话。

3月14日,重啤发布公告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简称“重庆五中院”)近日一审宣判了双方合同纠纷案结果:重啤败诉,赔偿嘉威3.53亿元损失。此则公告严谨规范,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没有误导性陈述之类的内容。

但是,嘉士伯中国随后发布的声明《重庆啤酒:坚决上诉,澄清事实,维护合法权益》“文风”可不一样了。该声明称,“重啤认为,重庆五中院的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重大错误,显失公正。公司已严格按照《产品包销框架协议》(简称“包销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的约定,全面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不应再向嘉威承担任何额外赔偿责任。重啤已决定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重庆五中院的一审判决漠视了多年来重啤与嘉威每年按时结算并经第三方审计的事实,否定了重啤作为一家合法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支持了嘉威超越原有协议约定、攫取更多不当利益的行为。”

此处连用三个动词,“漠视了、否定了、支持了”。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钰律师对此表示,嘉士伯把一审判决部分内容(并未生效)以及上述观点公开发布,的确存在争议,在这个时间点发布这样的内容,公关目的大于诉讼利益。

上述声明表明,嘉士伯两次表达对重庆市审判机关的不满。嘉士伯、重啤是否全面履约,是否需要赔偿嘉威损失,这不是自证清白的范畴与权限。既然双方已经走到诉讼流程,那就应该交由审判机关去专业审判下结论,而不是声明中呈现出来的满满质疑,以及对法院专业敬畏、对事实起码尊重的整体缺乏。

不管嘉士伯、重啤与嘉威纠纷结果如何,建议嘉士伯、重啤在终审时拿出具体的事实与有力的证据,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而非仅逞一时口舌之快,博舆论一时之喝彩。

嘉士伯率先发布声明,不仅质疑中国司法公正,还使得双方纠纷从诉讼战、商誉战延伸到了舆论战,甚至上升到了对个人和城市的标签战。

对个人贴标签,大家可回看嘉士伯声明。两家公司的纠纷,完全没必要针对个人,更没必要上升到对创始人嘲笑与攻击上,更何况人家还是全国劳动模范,这是一家正常公司最基本的克制与底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原本一场企业间的合同纠纷,被嘉士伯单方声明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引发了对重庆城市形象的质疑和污名化。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让这种负面情绪迅速扩散,损害了重庆的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这种情绪化的舆论战,不仅没有为嘉士伯赢得公众的支持,反而让其陷入了众矢之的的境地。

现在已有多家自媒体借此抹黑、攻击重庆这座城市。如果任由这种舆论势头蔓延开来,那真的是触到了重庆人、重庆城的红线。这也应引起重庆市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典型的如自媒体“星球商业评论”3月18日推送的《重庆啤酒,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一文,开篇即道:“重庆这个码头,水真的很深。”

该文随后称,几年前有个新加坡企业在重庆花3个多亿参与司法拍卖,在闹市区买下一座酒店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法院把人家钱收了,另一方面又说“复议期间不具备交付条件”,最终搞得人家外商血本无归。

类似这种将两家企业合同纠纷上升到一座城市“水真的很深”,甚至将另一起案件的结果与此次案件相提并论,不知作者是有心还是故意,更不知其意欲何为?

由此引发的对重庆城市形象的质疑声、污名化与标签化,可能是嘉士伯所不愿看到的,但这真实地发生了。请问嘉士伯是否能够承受,并且能够承受几分?

对以上种种言行举止及其引发的舆论导向,到给一座城市贴标签,有重庆网友表示,嘉士伯真心缺一个给重庆人、重庆城的道歉!

回顾嘉士伯与重啤的合作渊源,既有嘉士伯历史上第三次打开中国市场时急于站稳根据地、扎稳基本盘的需求,也有重啤当年面临困境时急于引资自救的意愿,二者一拍即合,导致嘉士伯从此开始立足重庆、扎根重庆,打开中国市场,并借重庆这个桥头堡成为中国第四大啤酒公司之一。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997年,重啤成功上市。此时的重啤开启了多元化战略,以1435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生物公司。尽管疫苗的热炒短暂提升了重啤股价,但却让重啤错失了啤酒主业的黄金发展期。疫苗神话破灭之后,重啤一度沦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过街老鼠,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

到2003年,重啤集团(重啤原控股股东)以5.25亿元的价格将5000万股国有股(占比17.46%)转让给当时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苏纽公司,这标志着国企控制权渐次淡出。

2008年,重啤被纳入重庆国企改制重点项目,开始对外引资。当年12月,苏纽公司作为重啤第二大股东,被全球第三大啤酒厂商嘉士伯收购。于是,嘉士伯取而代之,成为重啤新股东。

一个月之后,即2009年1月,仍为国企控股的重啤,与嘉威签订了此次涉案的包销协议,期限20年。

此时,嘉士伯第三次踏进中国市场的大门,正在跑马圈地。嘉士伯这次避开了二进中国的策略,调整为向西部进发,深入中国内陆。从2003年到2006年,嘉士伯已拥有20家啤酒厂。

上文讲到,2008年,嘉士伯盯上了重庆市场,自然也就盯上了重啤。2010年,嘉士伯进一步以超过20亿元的价格增持了重啤12.25%的股份,使其总持股比例达到29.71%,从而成为重啤的第一大股东。

时间迈入2013年,嘉士伯再以29.13亿元的价格收购重啤1.46亿股,使其持股比例达到30.29%,合计持有重啤60%的股权,成为重啤的控股股东。

有媒体据此称,嘉士伯是重啤的大救星,对面临困局的重啤拔刀相助。事实是,查询重啤2008年(嘉士伯入主重啤)至2013年(嘉士伯控股重啤)这6年财报,重啤每年都处于净盈利模式,且在国企时代的2013年,年净利润超过了3.5亿元。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也在当年底,重啤完成国企改制。嘉士伯声明称,“2013年国企改制完成后,‘新重啤’一直秉持尊重历史、履行既有协议的原则,严格执行包销协议。”

正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才有了如3月20日,嘉威的回应声明《嘉士伯,在撒谎!——对嘉士伯中国声明的回应》中所讲的那样,“此举充分证明嘉士伯是包销协议得以顺利通过的直接推动者,包销协议的签订既符合法定程序,又满足了嘉士伯的利益需求。若嘉士伯不认同包销协议,则完全可以否决签署包销协议。”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对重庆市场份额最大化的目标追求,双方合作一度保持了有序友好的良性模式,“2017年1月10日,嘉士伯中国董事总经理柯俊财在嘉威技改项目投产仪式上致辞时表示,重啤是嘉士伯在中国最重要的业务单元之一,而重庆钰鑫实业集团(嘉威控股股东)又是重啤的传统合作伙伴。作为重啤生产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嘉威在重啤的发展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回顾历史、尊重事实,是双方继续前行的基础。而嘉士伯在声明中对一审败诉轻描淡写,反而质疑当初重啤在国资控股时代的所作所为,是得了好处还卖乖。

嘉士伯声明中提到的重啤改制,放在全国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比较普遍的。我们对待历史问题,应有历史的眼光。我们必须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看待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没那么尽善尽美,甚至个别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偏差,但是,改革的部分偏差不能用来否定改革的整体方向。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司马南2021年11月七问联想,质疑联想“七宗罪”正是犯了这个毛病。

钱穆曾说,不要以今天的现代观念去批判古代的人和事。现代人都太喜欢做事后诸葛亮了,太喜欢站在上帝视角去指点江山,彰显自己是多么的睿智。

按此逻辑,嘉士伯当下此举,罔顾其与重啤合作历史,罔顾嘉威与重啤合作历史,以现代眼光去评判、解读前人历史决策,而且是其嘉士伯中国区原管理层主导下的重啤董事会、股东大会决策,缺乏历史的眼光,缺乏尊重事实的操守,是在用时代的后视镜藐视前人的所作所为。

嘉士伯声明称,“重啤始终秉持理性、克制的态度,严格遵循相关部门的指导,不予回应,防止嘉威制造的舆情进一步破坏重庆的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

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看到,无论企业类型如何,重啤始终是一家扎根重庆的本土企业,始终是重庆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2013年完成改制后,重啤进入快速发展期,在立足重庆的同时,拓展全国市场,已成长为中国第四大啤酒公司。重庆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是重啤发展的根基,也是我们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重庆,用高品质的啤酒陪伴重庆人的欢乐时光。”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7月8日报道

嘉士伯是跨国集团,重啤又是一家上市公司,所作的每一个承诺、每一个举动,都会被资本市场和大众舆论广泛关注,包括此次发布的声明,也包括曾向重庆市承诺的将三大中心(即嘉士伯中国区管理总部、嘉士伯亚洲技术科研中心以及嘉士伯中国区的生产和物流中心)落户重庆。然而直到今天,所谓的三大中心仍未见一丝踪影,反而在2021嘉士伯将上市公司重啤的办公地址从重庆迁移到了其中国区管理总部所在城市广州,2024年又在佛山投资兴建了一座世界一流的工厂,并在此建设欧洲以外的首个大型研发中心。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重啤2020年年报显示办公室地址在重庆市,2021年年报显示办公室地址在广州市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图源:嘉士伯中国官网2024年8月消息

这种承诺前给重庆人的兴奋,与承诺落空后给重庆人的失落,让众多重庆人觉得嘉士伯当年是在玩重庆,因为当初给重庆许下的众多承诺,最终没一个成真。

2010年,嘉士伯为在收购重啤股权时取得竞争优势,曾向重庆市作出承诺:将逐步把“山城”啤酒拓展为中国市场的全国性品牌,和嘉士伯其他高中低端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互补效应。事实是,2011年至2016年期间,嘉士伯控制下的重啤以淘汰落后产能的名义,关停了位于綦江、永川、黔江等地的12家工厂,接着将“山城”啤酒退出上述销售区域,并将其转为嘉士伯自有品牌的销售市场。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图源:重啤2016年年报第102页的披露内容

嘉士伯曾多次向重庆方面提出要在重庆加大投资以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而根据重啤2020年3月公告,由于重庆区域对易拉罐产品有市场需求且本地工厂产能不足(由2011年至2016年关闭重庆啤酒工厂后导致),重啤选择在四川宜宾新建生产线。在重庆为了保护嘉士伯在渝发展而认定啤酒行业存在过剩产能的情况下,嘉士伯却背信弃义,在享受政府给予的保护措施和优惠政策后,既消除了其他啤酒企业在渝建厂或投资的竞争压力,又在自身出现产能不足后选择异地投资建厂,以获取重庆以外地方政府的高额补贴。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由上述事实可知,重庆给予嘉士伯的支持确实很包容、很到位,重庆确实也是嘉士伯发展的根基,甚至可说是嘉士伯第三次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并且终于成功了的重要根基。但嘉士伯回敬重庆、回敬重庆人民的是什么呢?重啤始终是一家扎根重庆的本土企业吗?嘉士伯就是这样给重庆市营商环境做出贡献的吗?

作为全球知名企业、百年老店,嘉士伯理应尊重历史、诚信为本,而不是不讲信誉,背弃承诺。信誉不存,信用不在,嘉士伯最终必然会在中国市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嘉威回应内容比较克制,没有突破嘉士伯声明所涉主题。在这份回应中,嘉威对嘉士伯声明的评价是,“嘉士伯及重啤此举自毁形象,暴露了其践踏协议、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真实面目,与其标榜的契约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必将为其傲慢举止付出应有代价。”嘉士伯这下想再证清白,不知时间、重庆会不会给它最后机会?

从嘉威的回应,以及上述内容可见,嘉士伯的声明不仅苍白无力,妄图自圆其说,结果被历史与事实打脸,被自己两面的言行举止打脸。

嘉士伯这步棋,有意无意之中,将央视蛇年春晚给重庆带来的城市形象、城市美誉给败坏了,不仅掀了重庆的桌子,还抹黑了重庆这座城。

2025年蛇年春节,重庆首次借央视春晚分会场这股“东风”,迅速“出圈”。新重庆的崭新风貌,从热闹的春晚到温馨的元宵晚会,两度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可以说,央视春晚为重庆提供了一个长期发展的动力,也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认真看完嘉士伯声明及嘉威回应,掩卷沉思:嘉威赢了一审官司一直保持低调,没在第一时间公开宣判胜诉内容。反而是宣称“一直秉持尊重历史、履行既有协议”的嘉士伯却挑事在先,并误导舆论,给了外人以抹黑重庆的机会。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培育建立起良好的城市形象,要靠长时间的口碑积累,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加分不容易,而抹黑分分钟。当前,新重庆建设好不容易迈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此时此刻,既需要外资参与,更需要民企活力。此时此刻,重庆每一企业都应该有维持与增进向上向新发展势能的意识与自觉,而不是做出一些相反的的事。

这既是一个老重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呵护,相信也是多数重庆人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因此,个人觉得,嘉士伯这步棋,不是立足重庆、扎根重庆、深耕重庆、回馈重庆应有之举,而是在败誉重庆,掀重庆城的桌子。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嘉士伯理应承担相应的履约责任。在重庆这片土地上,嘉士伯享受了政策的优惠和市场的红利,就应以实际行动回馈这座城市。

重啤与嘉威的合同纠纷案,既有嘉士伯视角,也有重庆视角,更有重庆人视角。这不仅是一场企业间的守信考验与利益博弈,更是一场关乎城市形象、营商环境和公众情感的考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月17日,高层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要认识到,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

高层要求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在此,也建议嘉士伯认认真真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3月21日,重庆市召开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发表讲话时表示,今年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的关键之年。要一体打造制造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深入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工程、标准创建工程、品牌塑造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提升“重庆造”影响力美誉度。

在此,也建议嘉士伯认认真真地提升“重庆造”影响力与重庆美誉度。

春和景明,不负春光。

最后,请嘉士伯三思,请不负重庆,不负重庆人,不负重庆城!

嘉士伯,请不负重庆!

图源:豆包AI生成


来源:https://www.sohu.com/a/876127517_120123346


本文地址:https://www.xwkx.net/xinwen/189848.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 - 2023 www.xwkx.net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申诉 | 联系我们 | 京ICP备18022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