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延绵,熠熠重光。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绣梦黔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0日至7月16日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下翁细村、凯里民族风情园、鑫田民族刺绣扶贫车间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团队对苗绣这一非遗进行调研学习,了解其历史和技术发展,探寻其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通过欣赏、制作苗绣作品,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成员在“苗绣”销售市场与非遗传承人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图为实践成员在“苗绣”销售市场与非遗传承人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南航学子的身影活跃在熙熙攘攘的“绣里淘”苗绣非遗市场,探寻苗绣独特魅力。苗族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繁复的精美图案、精湛的刺绣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团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苗绣工坊,亲眼见证了绣娘们一针一线勾勒出精美作品,感受到了苗绣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欣赏市场上各式各样苗绣作品的同时,团队成员走访非遗传承人和当地商户,了解苗绣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他们了解到,尽管苗绣技艺精湛、文化价值极高,但由于传承方式单一、市场认知度不高等原因,苗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现如今互联网时代,大多数商户都会利用互联网来拓宽苗绣产品的销路,在“绣里淘”苗绣非遗市场上许多商户都在网上直播带货,将传统苗绣技艺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融合,为当地百姓生活质量提升和乡村振兴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图为实践成员实地调研“绣里淘”苗绣非遗销售市场。中国青年通信员 李芮 摄
图为实践成员实地调研“苗绣”销售市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图为“苗绣”销售市场中直播卖货的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嘉怡 摄
在黄平县下翁细村苗绣非遗传承基地,团队成员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苗绣技术,了解苗绣工艺,对苗绣的针法、图案、色彩、布料和丝线选择、刺绣工艺、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基地给予团队成员实操的机会,每名成员在亲手体验制作苗绣作品。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学习,更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图为实践成员实地感受“苗绣”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图为团队成员亲自体验苗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璐瑶 摄
在繁忙的鑫田民族刺绣扶贫车间,团队成员调研了苗绣新工艺车间大批量生产对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通过车间实地走访,几十台大规模刺绣机械同时工作快速生产和许多老人用一把剪刀修剪精益求精的场景相得益彰,科技与人文的合作、碰撞属实令人震撼。在这里,负责人介绍了关于苗绣新车间工艺的相关知识,肯定了工艺创新对苗绣发扬和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车间“苗绣”生产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珂豪 摄
图为相关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讲解车间“苗绣”生产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图为相关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讲解“苗绣”发展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团队成员还前往了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进一步体悟苗绣的历史发展和其高超的刺绣技术,州情馆、民族文化馆、服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展馆丰富多样的陈列展品,让团队成员应接不暇。他们了解到苗绣的起源可以追溯春秋战国时期,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并发展成为现代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团队成员通过涂色台,亲手设计了专属于自己的苗绣图案,利用换身镜将黔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穿在身上,近距离感受苗绣之美。
图为实践成员在博物馆欣赏“苗绣”特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图为实践成员在博物馆了解有关“苗绣”相关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芮 摄
图为实践成员在博物馆参观“苗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图为实践成员在博物馆了解有关“苗绣”相关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雨萱 摄
图为团队成员于民族博物馆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永杰 摄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意识到苗绣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未来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苗绣传承,解决传承人的断层问题,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与市场需求的冲击下,如何在保持苗绣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创新设计,融入现代元素,以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是苗绣持续发展的关键。此外,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苗绣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销售渠道,也是苗绣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重要途径。团队成员纷从苗绣文化宣传、苗绣作品创新、苗绣品牌建设等方面为当地非遗传承人和商户建言献策,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苗绣这一古老而璀璨的艺术瑰宝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独特的文化力量。
一、实践日记: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苗绣的美和技艺的精湛。在凯里市和黄平县下翁细村的调研与学习中,我亲眼见证了苗绣工艺的细致与复杂,每一针每一线都展现了苗族工艺师的巧手和心血。那些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不仅展现了技术的高超,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美感和技艺的震撼让我深切体会到苗绣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人交流和亲身体验刺绣技艺,让我对这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尊重,也激发了我对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热情。
——182212306刘嘉怡
本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挑战与机遇。苗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技术传承困境,通过调研,我发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广措施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制定保护政策、资助项目、组织培训,鼓励使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拓宽市场,提升苗绣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此次实践让我认识到,结合政府政策、科技创新与社会努力,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发展。
——182212102袁雨萱
本文地址:https://www.xwkx.net/jiaoyu/187559.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