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刘占崑:我在东京拍奥运

2021-08-05 15:23:41 32 大字

目标一致拍摄东京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各国记者(C位蓝色衣服的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崑)崔萌 摄

这些天,我坐在家中,从电视观看奥运会直播现场。在激动地观看奥运精彩比赛的同时,不断在摄影记者聚集的“大炮筒子”中寻找老朋友——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崑的身影。

我和刘占崑是同龄人,这个60后始终扛着“大炮”冲锋在一线,用他独特的视角,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照片。

刘占崑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唯一一个连续采访过五届世界杯男足、六届世界杯女足决赛阶段比赛的中国摄影记者,采访报道过2008北京奥运会。此次东京奥运会,他延迟退休,又一次奔赴奥运现场,不断发来精彩的照片。

“我容易吗?我。”他在给我鼓励他“退休继续延迟”的微信回复中说。这一次在东京奥运现场,他太不容易了。

听刘占崑讲述他的东京奥运之行:

很多朋友劝我说,你年龄大了,这疫情也没谱,干脆也别去了。可我心里笃定,一定要去这次“特殊的奥运会”。

每遇到重要活动,中国青年报有“本报记者在场”的传统,这次报社更是“不惜代价”一定继续派记者到现场采访东京奥运会。

奥运会固然重要,但生命大于一切,防控疫情必须摆在第一位。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比以往复杂了许多,按要求进行了出发前96小时和72小时的核酸检测,鼻子被捅的超级难受。

提前下载了日本防疫健康宝OCHA,每天打卡登记健康状况。防疫用品几乎占了行李箱的大部分地方,最后一天还赶忙把一只紫外线消毒灯塞了进去。

疫情期间,航空公司取消了北京直飞日本的航班,乘客们都要分别从上海、深圳或西安等地转机。抵达日本成田机场后,为了核实防疫材料和进行核酸检测,我们经历了6个小时的入关等待,史上最长。

7月22日,日本东京台场海滨公园,水面上亮起巨大的奥运五环标志。

7月23日晚,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奥运代表团入场,旗手是女子排球运动员朱婷和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赵帅。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16000名新闻工作者抵达东京奥运会进行采访报道工作,虽然这个数字比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25000名下降了不少,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大赛前的新闻大战和防疫的紧张气氛。

每个人除了吃饭喝水睡觉,每时每刻都要带着口罩;新闻中心的桌子间都隔着透明的挡板;多次到小隔间里“吐口水”(用于核酸检测)。

在东京奥运会采访现场,我虽是中国摄影记者中年龄最大的,但不一定是手段最多的,我积累了30多年体育摄影和发稿的经验,有能用的,有的根本用不上了,因为时代变了,读者需求变了,拍摄+发稿的技术手段变了,多向年轻人学习才可能不被淘汰。

救球,7月25日,中国女排0:3不敌土耳其队,没能取得开门红。比赛中,中国队自由人王梦洁为了救一个球,冲向摄影记者席,队友朱婷(中)和张常宁(左)急忙过去保护她。

由于经费和疫情的原因,东京奥运会在媒体车辆的安排上有些捉襟见肘,不同比赛项目场馆之间没有媒体班车联动,记者们想转场,必须先回到交通中心乘车才能再去另一个场馆,车辆的数量上有时也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虽然组委会给每个记者发了一些出租车代金券,但不允许街边拦车,只能通过电话预约叫车,预约电话经常打不通或者没人接听。

中国记者们想多跑几个热点比赛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在这些琐碎的事情和奔赴赛场的路上耽误了太多时间,苦不堪言。组委会每天接到大量投诉但也无能为力。

其实,辛苦些也无所谓,长年跑大赛有心理准备。只要中国队员夺金或表现出色,我们就几乎忘记了疲惫。

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拍摄、发稿结束返回酒店已经凌晨三点,先给服装、设备等进行消杀,再清理相机储存卡和电池充电,迷瞪了一小会儿天就亮了,6点出门赶去射击场。

7月24日,射击选手杨倩为中国队勇夺2020东京奥运会首金,奥委会主席巴赫担当“礼仪先生”给冠军杨倩端奖牌托盘。这是2020东京奥运会第一个自己带上金牌的运动员、第一个戴口罩领金牌的运动员。

我第一时间将照片传回中国青年报的图片平台,后方迅速制作了首金的电子海报及全媒体上线,赢得了读者超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

这一天我又是很晚才返回酒店,但似乎也没觉得累。

7月26日,中国选手曹缘/陈艾森在男子跳水双人十米台比赛中。

7月26日,我选了三个中国队的有把握的夺金项目进行拍摄,一早是张雨霏的女子100米蝶泳决赛,可她以0.05秒之差获得了银牌。

下午跳水,在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曹缘和陈艾森输给发挥更出色的英国选手,错失金牌。

晚上,首次进入奥运会的乒乓球混双比赛,中国队的许昕和刘诗雯发挥失常,打满7局后,最终不敌日本选手,也只获得了银牌。

这一天,三金变三银,运动员失落,我也郁闷,之前定好的报纸一版大照片就这么黄了。

文字记者之前预备好的文章,也要推倒重写。后方团队制作好的夺金海报也只能永久自己收藏。也许,这恰恰就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

7月26日,中国选手许昕/刘诗雯以3:4爆冷不敌日本组合,无缘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冠军。

弯月-中国体操运动员

力保球门-中国女子水球队守门员

东京奥运会开始了几天,后面还有好些比赛,激烈的田径大战一触即发。

期待中国运动员的出色发挥,我特别珍惜这越来越少的采访机会,我希望在我退休前,尽可能的把中国运动员的英姿定格在我的相机里。


本文地址:https://www.xwkx.net/xw/176192.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下载[客户端] 浏览更多新闻